今年一季度,昆明方大春鹰板簧有限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转观念、改作风,通过“外拓市场促增长,内抓降本增效益”双轮驱动,1月、2月、3月实现持续盈利,超额完成多项经营指标,成功实现年度“开门红”。
抢时令抓生产拓市场
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钻孔工段,钻床在飞速旋转;淬火池内,夹钳不停地前后摆动;成型工段,轧制单元的机械手按照指令快速取放工件……昆明春鹰生产车间里,工友们迎着春天的朝阳,正有条不紊组织生产,一派繁忙景象。
昆明春鹰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春鹰牌”系列钢板弹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今年一季度,面对主要配套主机厂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产品规格品种多、质量要求高的局面,昆明春鹰干部员工没有气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笃行不怠,力争扭转生产经营颓势。
“当前,各主要配套主机厂装车量下降、车型结构调整、板簧装车重量减少,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但这绝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反而是我们逆风翻盘的契机。”昆明春鹰董事长方华表示,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保份额促上线,促上线争份额”的原则,利用方大特钢FDS弹扁材料的唯一性,在保证主要配套主机厂份额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边贸产品订单,持续巩固“春鹰牌”系列钢板弹簧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昆明春鹰密切关注、动态跟踪东风柳汽等主要配套主机厂的实际上线份额,保证产品按提升后份额上线。1月份,昆明春鹰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了1400吨月生产量计划,吹响了2025年生产经营指标的冲锋号。接到指令后,生产事业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班前会及车间调度会发出生产动员令,转变员工思想,并利用月初集中生产的契机积极练兵,要求每天成型转序跟上热处理进度,后工序积极完成第二天热处理产量,保持日清日高;要求各工序班长积极协同,并做好人员应急预案,从各工序调配人员以保证瓶颈工序进度得以实现,必要时制定延班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抢产急需品种;要求设备修理人员巡检分管区域设备,通过点、巡检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小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同时,昆明春鹰积极与主要配套主机厂沟通,努力争取新的市场份额,重点关注新市场及边贸、维修等短、平、快市场的销售,争取新订单,提升销量。在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昆明春鹰产品一季度生产、销售指标十分“显眼”。生产方面,一季度计划生产4450吨,实际生产入库5535.22吨,计划完成率124.39%。销售方面,1至3月累计完成板簧销量6058.97吨,完成年度任务进度目标的119.98%。
精管理降成本增效益
共克时艰,开源更要节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制造业微利时代,昆明春鹰多措并举,通过精细管理,从内部管理进行挖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今年年初,昆明春鹰提出了吨板簧降低成本75元的总体目标,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公司结合《昆明春鹰降本创效专项管理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挖潜增效降成本工作。累计完成降本创效83.61万元,累计吨板簧创效137.99元。
昆明春鹰从采购招标比价降本、成本费用管控、工艺优化等方面确定了25项降本项目,涵盖生产、技术、销售、安全、费用等方面的工作,严格、精细把控运营成本。鼓励各部门积极制定降本创效年度目标,并按照月度或季度进行考核,同时鼓励广大员工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积极为公司降本创效贡献自己的力量,降本创效金额按各指标降本额的10%计提奖励额,其中挂靠中层、员工各按50%进行奖励。
在政策鼓励下,昆明春鹰广大员工牢固树立“齐抓共管降成本,全力以赴促增效”的思想,立足岗位职责,深挖内潜,将降本创效工作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积极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各项降本创效工作。
根据上级的建议,昆明春鹰每月开展不少于2项小改小革工作,通过小改小革工作的推进,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及人力资源,为企业增收节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例如,曲靖春鹰完成了卷耳机托梁油缸改造工作,改进后消除了耳孔孔圆整度较差和起弯早影响后期总成装配问题,产品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每月节约氧气乙炔采购费用与人工费用合计400元;对使用了十余年的厂区电动伸缩门和垮塌报废的冷却塔进行修复,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创效金额约2.6万元。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昆明春鹰通过改造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一季度,围绕设备优化、能源管理及安全生产开展技改工作,完成淬火炉空燃比例阀更换及燃气燃烧系统升级,提升热效率并减少能耗;推进阴极电泳生产线烘道改造项目立项及合同签订,实现降本增效。通过实施错峰开机方案,利用电网峰谷电价机制降低用电负荷,1至3月累计节约基本电费31461.12元;通过采购招标(比价)含税降本5.57万元,完成了水性面漆采购招标,降幅17.72%,预计可节约采购资金11.34万元(不含税)。
针对各部门在降本增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昆明春鹰立即进行整改,及时堵塞跑冒滴漏,完善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制度,为公司精细化管理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李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