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吴廷川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迅速普及,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改变既为高校辅导员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以其高效的信息传播速度、广泛的覆盖范围及强大的互动性,不仅使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高效,还开辟了多种参与途径,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同样面临诸多新问题。特别是在高校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升辅导员的党建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深入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及新规律,对于提升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党建工作能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增强辅导员对党建工作新特点和新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是完善和强化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

转变教育理念,严把网络舆论关口。首先,辅导员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利用新媒体方式,创新日常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促进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调推进。其次,辅导员也要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针对高校学生在网络空间当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使用媒体技术,提高自身分辨是非、理性判断、礼貌表达的道德素养。再次,辅导员要积极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活动时,辅导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和判断力,教导学生深入分析信息背后的深层意涵,避免其被表层信息所误导。同时,辅导员要利用新媒体工具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动态和思想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对潜在的负面风险进行预判,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结合新媒体技术,促进相关工作有序开展。首先,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特性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群体对于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根据学生的习惯和需求制定明晰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合理规划布局,科学配置资源,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及教育策略。其次,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作为创新工具,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再次,要加强“党建+思政”一体化建设。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加强对思想工作的重视,使得工作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素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党建思政”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推动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最终实现以德育人目标。

创新内容形式,推进党建文化建设。首先,充分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元素。通过对学校发展历程、学科优势或地域文化等元素的挖掘,突破传统教学在模式上的单向性,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上的说教性,通过采取多元融合的方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生动呈现出来。其次,积极开展线上党建文化活动。要通过文化知识竞赛、创意作品展览等方式和手段,加强线上活动的开展,减少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鼓励师生通过摄影、绘画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于党建文化的理解,进而积极参与到相关话题的创作与讨论中来。再次,加强对于党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辅导员要深入挖掘不同史实资料当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运用多种方式对不同的红色文化故事进行展现和讲解,从而在丰富党建工作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方式,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辅导员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党建工作能力,推动党建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智造学院)

  • 报头

  •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企业语言需求变迁与培训策略研究

  • 关于发展民族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

  • 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 推进新闻传播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 高校干部作风建设的破立之道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