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两地发展,促进国粹传承。4月12日至13日,30余名参加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的企业家走进普洱市,实地考察调研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产品生产企业、民族医药科研机构,深入了解我省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加强滇港两地联动,推动滇港中医药合作。
两天时间里,香港企业家先后走进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林下珍稀药材种植基地、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普洱淞茂滇草六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医药博物馆、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并参加普洱中医药文化专场活动。大家一边参观学习,一边交流分享,面对面与当地中医药企业负责人交流从业心得,互换联系方式,察看云药生长环境,体验云药创新产品,对普洱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民族医药传承利用、中医药现代化成果等方面的优势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团团长、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香港百成堂集团主席李应生表示,在中医药产业方面,云南就是一个宝藏,不仅有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还有神奇的民族传统医药;而香港在中医药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对接国际市场等方面优势明显,制定了330种中药的标准,还推出面向大湾区的中药标准。未来可以借鉴大湾区成功模式,建立滇港中药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生产的云南中医药产品,可以直通香港,进而推向世界。未来,滇港两地应搭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上,优势互补、共享成果。
道地中药材孕育合作新优势。在“淞茂谷”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鹿仙草、龙血树、石斛、灵芝等珍稀中药材实现林下繁育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回归自然,目前已建成3320亩示范种植基地。这样的中药材种植方式和中药材生长环境,让考察团成员眼前一亮。“云南自然生态保护得很好,为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提供了条件,实现了中药材原料绿色生态,也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品质,这是云南中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香港中医药业联合会副监事长、香港中药业协会理事曾思源是第一次来到云南考察,作为在香港从事中药材批发企业的第三代传承人,他认为未来滇港两地在推动云南优质中药材“走出去”上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中医药现代化共建合作新平台。在大唐汉方厂区,公司陈列展示了创新生产的龙血竭系列大健康产品、依托传统中药方剂开发的饮料产品,以及将中医药融入日化领域的面膜、牙膏等产品。在“滇草六味”中医药博物馆,大家体验了公司依托现代科技开发的现代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现代中药破壁饮片等产品。“我主要经营中药产品,包括中成药、配方颗粒等,看了这里的药企生产的创新中药产品,我仔细了解了这些中药的功能和治疗作用,有一些还是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会是中医药发展很有前途的方向和项目。”香港中成药商会荣誉会长、港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谭国亮说,香港在国际化以及资金、科研、检测等方面具备优势,滇港合作将有力支撑云南中医药创新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民族传统医药成为合作新领域。在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考察团详细了解了不同民族临床药用植物、普洱民间药膳文化、民族医药验方制剂等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对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不断发掘、筛选、验证和提升民族医药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董事、香港岭南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冠明是一名中医医师,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曾在昆明实习,云南的民族医药以及医生开方用药的地方特色对他从医启发很大。他表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期待未来滇港中医药产业合作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更多云南中药材可以在香港运用到临床上,携手传承中医药文化。本报记者 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