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雪飞 吕瑾) 5月1日,在“元谋人”发现六十周年之际,2025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举行。
来自考古学、古人类学、博物馆学、地质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国内专家学者,围绕“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这一主题,聚焦人类迁徙溯源、旧石器考古、遗址价值转化及数字文博创新四大维度展开探讨。“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者、84岁高龄的钱方教授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祝贺“元谋人”发现六十周年,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的考古故事,诠释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执着与担当。
论坛期间,“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元谋工作站”揭牌,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放,推出主题数字单曲MV《元谋回声》、论文集《元谋人暨元谋古猿研究辑萃——纪念“元谋人”发现六十周年》等重要成果。
60年前的5月1日,国家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先生在元谋县上那蚌村的山丘发现的两颗化石震惊世界。经权威鉴定,这两颗化石为直立人的门齿,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亚种”,简称“元谋人”。这一发现揭开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宏伟篇章。1972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告了距今170万年“元谋人”的存在,元谋自此成为举世瞩目的“东方人类发祥地”。
据了解,自2023年10月首届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成功举办,元谋论坛已成为聚焦中华文明探源事业的全国性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社科院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