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普洱大院1955触摸城市记忆

游客在普洱大院1955街区体验布朗族簪花。 供图

“五一”假期,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的普洱大院1955街区打开“时光胶囊”,用一场融合慢生活、烟火气与文艺情怀的文旅集市,为游客开启了一段怀旧之旅。这座由思茅行署旧址改造而成的创业社区,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以创意与情怀为笔,勾勒出普洱独有的城市记忆与新潮活力。

在大院内悠然漫步,鲜活而惬意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复古的红砖墙勾勒出往昔记忆、绿荫掩映的道路串联着质朴的老建筑、风格各异的文艺小店散发着活力与青春气息。游客漫步其间,仿佛穿梭于旧时光与新潮流的双重奏中,咖啡馆与老住宅邂逅,成为游客品味慢生活的好去处,精心打造的宝藏小店吸引年轻人打卡拍照。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历史韵味与文艺气息完美交融。

“这里有很多文艺店铺,里面的文创产品还结合了普洱本地的咖啡和茶叶,很有特点。”游客张云渝说。

进入熙攘的集市,手工艺品和各类潮玩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传统手工陶艺摊位前人头攒动,每一道工序里都蕴含着巧思,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选购;布朗族簪花体验将艳丽的花朵与民族风情编织于发间;“后备箱”茶咖摊位旁,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享受惬意休闲的时光;各种美食总能准确击中食客的味蕾,带来舌尖上的满足。集市内的多元体验不仅营造了热闹欢乐的氛围,也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到烟火人间的温度。

“我很喜欢这样热闹的氛围,集市里美食很多,凉拌和烧烤都非常好吃,很有普洱特色,大家也很热情,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游客王杏月说。

入夜,集市内灯光渐次亮起,歌手抱着吉他缓步登上舞台,指尖轻拨琴弦,欢快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摊位前的人群逐渐向舞台聚拢,孩子们席地而坐、小手托腮,目光追随着歌手跃动的身影。每当一曲终了,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份温暖的市井浪漫。在灯光与音乐编织的夜色中,白日里的烟火气沉淀为独属夜晚的松弛感,让每个人都沉浸在悠闲与宁静中。

大院原为20世纪50年代的行署旧址与老旧居民区,2024年经改造后焕新为“文创街区+住宅区+行政办公区”三合一的复合型创业社区。这里以“共建、共创、共融、共治”为核心,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保留红砖墙、老樟树等历史肌理,同时注入现代文创元素,打造出兼具烟火气与文艺感的文旅打卡地。社区内汇聚非遗手作、茶咖工坊、原创设计等多元业态,各种特色店铺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融合了现代创意。不定期举办的主题市集、艺术沙龙、社群活动,为创业者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吸引了游客前来体验慢生活氛围。

“‘五一’期间来社区的游客挺多,我们店人流量比平时要增加3到4倍左右。我们主打普洱咖啡,不管是简单的单品美式,还是其他的手冲、特调,都是以普洱的咖啡豆为主,希望能让顾客体验到‘左手咖啡右手茶’的快乐。”思茅区社客咖啡主理人李孟源说。

“五一”假期的普洱大院放慢了游客的脚步,打开文化记忆的容器,联结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纽带。在这里,快与慢、复古与创意、民族与新潮达成微妙平衡,游客既能触摸城市记忆的温度,亦能拥抱当下的鲜活。

本报通讯员 张怡 张玮彬 记者 胡梅君

  • 在腾冲温泉沐心灵逐风景

  • 在普洱大院1955触摸城市记忆

  • 在官渡古镇沉浸于传统文化

  • “五一”文旅行 悦享假日美好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