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靠高黎贡山的佐园咖啡庄园,保山市隆阳区佐园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番啟佐正在紧张筹备下一场咖啡大赛。“举办赛事不仅要让世界知道云南有好咖啡,更要通过比赛,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品牌影响力。”这位扎根咖啡种植37年的“咖三代”,用半生心血坚守着云南精品咖啡的种植。
出生在潞江坝咖啡种植黄金带的番啟佐,从小就看着爷爷、父亲种植咖啡。“最初开垦荒地种咖啡,主要是为了生计,1斤咖啡鲜果能换3斤大米,种咖啡可以填饱肚子。”番啟佐回忆,1988年他就跟着哥哥租了30亩地开始种植咖啡。
经过10年的咖啡种植,番啟佐初步掌握了咖啡种植技术。1998年,他租下90亩土地扩大咖啡种植面积。“受咖啡价格影响,我负债23万元,直到2008年才还清欠款。”一路走来,番啟佐经历了咖啡市场的起起伏伏,但没有挫败他种植咖啡的信心。
2013年,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从巴拿马引进少量瑰夏咖啡品种,面对咖啡价格低迷,番啟佐果断承接试种任务。“种了20多年咖啡,技术上我有底气。”番啟佐说,如今云南80%的瑰夏种苗繁育及栽种技术均源自佐园咖啡庄园,其选送的瑰夏豆在2023年国际杯测中斩获91分高分。
37年间,番啟佐与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推广良种良法,培育了云咖1号、云咖2号、云咖3号、云咖4号等多个新品种,实现咖啡品种多样化发展。
“有了自己的咖啡品种,才能突破‘卡脖子’困境,还可以提高咖啡品质,更好地防控病虫害。”番啟佐告诉记者,新品种以“香气浓郁、回甘清冽”的特质,引领云南咖啡普通豆向精品豆转型,临沧、德宏、普洱等地咖企纷纷前来引种,带动周边精品咖啡种植发展。
作为一名“咖三代”,番啟佐不断汲取父辈的种植经验和教训,致力于精品咖啡种植,目前庄园种植面积超3000亩。“37年的精品咖啡种植经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相信科技,走精品之路’。”番啟佐说,为了寻找咖啡销售出路,他曾背着采摘下来的咖啡鲜果辗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售卖,用10年时间让保山精品咖啡从无人问津到“国内不够卖”。
“最艰难的是1998年到2007年,咖啡价格低谷期,农户每亩倒贴钱。”番啟佐说,目前已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彻底改写了“咖啡换口粮”的历史。
从“无人问津”到如今星巴克、Seesaw等国际品牌的长期订单,番啟佐用自己的执着实现咖啡品质逆袭。2023年佐园咖啡庄园销量突破1000吨,连续4届入选星巴克全球臻选系列,更在2024年首届云南精品咖啡庄园生豆大赛中包揽日晒、蜜处理、水洗三大组别冠军。
“过去80%靠出口,现在80%供国内,喝咖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底气更足了。”番啟佐坦言,“37年只做一件事,就是让云南咖啡走上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