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年,马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后,两国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今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一系列进程,彰显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马中及东盟的深远意义。”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翁诗杰感慨道。
高质量合作的核心,在于将政策愿景转化为民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过去12年来,马中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翁诗杰认为,马中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的背后,是东海岸铁路、皇京港等项目的扎实推进,也是马来西亚农产品通过马中冷链通道新鲜抵达中国市场的生动实践。这些务实合作让普通民众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直接受益者。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华人在商业合作、教育交流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华人有责任与义务积极与不同群体沟通,让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翁诗杰说。
翁诗杰曾多次到访云南。“著名航海家、友谊使者郑和出生在云南,他是马中文明对话的永恒符号,更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翁诗杰相信,将郑和元素融入两国人文交流、文旅产业等领域,既能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又能彰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翁诗杰期待,马中两国在政治互信的坚实基础上,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等领域开拓双边乃至区域各国多边的合作新机遇。
本报记者 姚程程 王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