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铁塔上的人工鸟巢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工作人员陈海东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看到,一只喜鹊觅食回来稳稳停在110千伏输电铁塔上的巢穴中,几只毛茸茸的喜鹊宝宝探出脑袋、嗷嗷待哺。

两周前,陈海东背着人工鸟巢,和两位同事配合,爬上25米高的铁塔,将鸟巢固定在距离导线挂点1米外的安全区域。喜鹊的成功入住并繁殖,让他激动不已。

昆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高原的独特气候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鸟类生态。近年来,白额雁、白琵鹭、白胸翡翠等多种珍稀鸟类在滇池等湿地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

“鸟类的排泄物,筑巢用的树枝、铁丝等若掉落在线路上可能会引发线路跳闸故障,也威胁着鸟类的生命安全。”陈海东说,“起初,我们安装了防鸟刺、防鸟罩、驱鸟器等各式各样的防鸟装备,但是鸟儿就是对输电杆塔情有独钟。”

昆明地区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多分布在山林、湿地等鸟类活动频繁地区。近5年,线路上共发现鸟窝6563处,每年因此导致的输电线路缺陷数量占总缺陷的13%左右。

今年3月,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根据鸟类生活习性特点,利用竹篮和铁架自制输配电线路新型人工鸟巢,在鸟类活动频繁的线路区段安装,防止鸟类触电,避免鸟类引发线路跳闸、短路等问题。

“我们造的人工鸟巢不仅舒适宽敞,更在鸟巢外设计了引导停留装置,相当于房子前的停车场,通过调整‘圆形抓手’朝向,引导鸟儿远离输电线路导线挂点。”陈海东告诉记者,人工鸟巢还配备了固定装置和孵化装置,在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能够防止鸟巢对绝缘子造成短路或缩短铁塔与带电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下一步,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将把输配电线路上已有鸟窝陆续搬进人工鸟巢中,在大型水源地附近杆塔及鸟类迁徙路径等区域上加装500个人工鸟巢,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掌握鸟类栖息活动规律和迁徙周期,为其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栖息繁衍空间,实现生态保护和电网安全双向护航。

本报记者 张雁群

通讯员 曹春霞 钱昶旭

  • 宁洱:让百年古树根深叶茂

  • 昌宁水青树人工繁育取得新突破

  • 元江滇南苏铁保护取得新进展

  • 生态卫士守护人象和谐

  • 报头

  • 铁塔上的人工鸟巢

  • “小水滴的涅槃之旅”环保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举办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