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上一版   
下一篇

我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排查灾害风险隐患 提升全民防灾意识

云南省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在楚雄举行。

2025年1月15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检查丽江玉龙雪山专业队物资。

2025年3月31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检查玉龙县白沙扑火队装备检修维护情况。

云南省“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

2024年9月11日,文山州交通运输局、麻栗坡县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查看超强台风“摩羯”对道路损毁情况。

2025年5月12日,楚雄紫溪中学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本版图片均为供图

“蛮蚌河发生险情!”2024年6月12日2时35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大练地村委会蛮蚌组监测员欧新忠巡查排查时,发现蛮蚌河河水上涨并开始漫出河道,立即电话通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员,并迅速开展先期处置、拉设警戒线。大练地街道办事处分管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将河道沿岸及下游受威胁的77户245名群众转移至村委会避灾点,并对受灾严重路段桥梁进行封锁警戒,因巡查到位、处置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欧新忠这样的基层灾害风险“吹哨人”案例,是云南省筑牢自然灾害防线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自然灾害多发的重点省份,我省立足灾害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积极推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通过构建“专业监测+群测群防+科技支撑”的立体防控体系,强化对各类灾害隐患的排查和动态监测,落实落细防范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措并举防震减灾 提升地震综合防范能力

我省始终把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创新建立省、州、县三级重特大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密切协同、同向发力,全力排查隐患,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持续强化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持续推进隔震减震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持续开展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既有房屋建筑抗震安全风险管控;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紧盯水库水电站、长输油气管道、危化企业、矿山企业、在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重要目标点位,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严密防范次生灾害;深入开展地震防范应对准备检查,针对可能出现的断路、断网、断电等突出问题强化细化实化防范措施;创新地震灾害风险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部分县(市、区)进行“不放心”等级量化评估,并一一发函提醒,在普洱市澜沧县试点制定“一县一策”防范应对措施,在兰坪县、洱源县、勐海县、双江县试点开展县域精细化预评估,主动防范灾害风险。

缅甸发生7.9级地震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调派力量,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全力做好灾情核查、震情监测与会商研判、援外救灾等应急处置工作,省、州、市三级组成工作组对瑞丽市居民点、学校、医院、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震害调查,做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

加密地灾隐患排查监测 推进“百日攻坚”行动

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印发《关于开展工程领域和矿山领域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分3个阶段对6大重点部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并要求有关部门督促指导本行业领域责任主体单位落实危险性评估制度和防灾措施。

制定《云南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规定(试行)》,进一步调动基层防灾减灾积极性,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1起,并对在2024年度地质灾害成功避险中作出突出贡献或提供关键信息的23个单位和22名个人进行通报奖励,共计发放奖金63.5万元。

2024年,累计派出15.3万组次41万余人次专家,动态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等“三查”工作,累计巡查排查隐患点252120处次;在做好汛期“三查”的基础上,汛期结束后,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对雨雪冻融影响较大的9个州(市)31个县(市、区)部署实施雨雪冻融区专项排查,累计排查雨雪冻融区面积14520.67平方公里;对“摩羯”台风影响较大的7个州(市)累计派出专家3223组次进行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全年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219天,发布预警信息529次(红色预警14次、橙色预警230次、黄色预警272次、蓝色预警13次);完成新建122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10处地质灾害风险区技防监测预警站点,改建19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技防监测站点;安排3.53万余名监测员对在册隐患点开展巡查监测与管理;部署实施14个“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县,开展网格巡查和技防监测。

防患于未“燃” 织密森林草原防火网

一直以来,云南省立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重大战略定位,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我省始终将预防工作摆在首位,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林草部门专业防、早期救、管行业,应急部门综合防、专业救、抓统筹,公安机关破火案、保治安、协助防,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合力做好防灭火各项工作,积极履职尽责,花了大量精力,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在重点时段,通过强化协同、科技赋能、全面排查等举措,全力防范森林草原火灾。

春节前,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27家成员单位深入一线,细致排查,共发现问题隐患56个;清明节期间,省级成员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隐患56个;高火险期间,省级派出10个暗访组,深入出现4级火险天气的州(市)实地走访,累计发现问题142个。

为拓宽火情早发现的途径,我省在省级布防12架直升机、167架无人机的基础上,各地积极响应,购置1500余架各类无人机,密集开展空中巡护、隐患监测、火情侦察等工作,累计排查2200余处火灾隐患,极大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效率和覆盖面。24万余名护林员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认真巡山护林,发挥火情火险隐患“吹哨人”作用,8000余个卡点严格管控进山人员,仔细收缴火源,坚决将火种堵在山林之外。在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各州(市)组织公安、应急、林草、森林消防等队伍,在城市面山、林区公墓、涉林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实施指挥、装备、力量三靠前部署,并针对性开展携装巡护,时刻保持警惕,坚决守护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8日,全省接报处置森林火灾2起,比去年同期减少13起。

坚持“两个根本” 防汛备汛关口前移

云南省更加注重尊重客观规律、找准本质问题,更加注重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认真配合国家防总的汛前检查,按期完成云南整改报告;汛前、汛中组织开展省级全覆盖防汛检查,形成问题整改清单,跟踪整改落实情况;2024年6月底,省委督查室、驻应急管理厅纪检组联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开展防汛专题检查,通过“四不两直”、夜查等方式,抽查县、乡两级防汛值守、责任落实和物资储备情况,督促隐患排查整改贯穿汛期,进一步将防汛责任压力传导至防汛一线。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审查批复了各型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印发《云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乡镇、村防汛应急预案简明化参考模板》等指导性文件,通过组织省级“安澜·2024”防汛综合演练和基层各级防汛预案实战演练,促进预案流程磨合协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累计开展5258场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培训人次达35.06万;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联合部署开展洪涝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综合演练和覆盖所有自然村的群众转移避险演练等共9.6万场次、615万人次参加。

队伍力量方面,在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地方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联勤联训联动,救援能力稳步提升。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与中国安能云南公司等8家在滇央企签订应急救援联动协议,进一步夯实救援力量基础;在城市内涝重点部位、重点防区预置299支队伍2333人,已及时处置11起城市内涝。

物资准备方面,组织开展防汛物资维修养护和代管,共储备橡皮舟、冲锋舟等价值5000余万元各类防汛抢险物资。依托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基本实现全省每座水库均对口落实一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落实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大型应急处置设备和彩条布、塑料布、编织袋、砂石料等防汛物资就近调用渠道。

织密基层防灾减灾网 排查群众身边灾害隐患

2024年以来,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管理厅等部门制作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365天/5月12日防灾胜于救灾》、《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漫画册》、全省防灾减灾公开课等科普宣传材料,玉溪市、丽江市、红河州等地拍摄了《“震有话说”》《巡山护林“轻骑队”,守得青山满眼绿》等系列宣传片,并将防灾减灾知识以方言、顺口溜等形式播出,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省应急管理厅、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以排查群众身边灾害隐患为切入点,在全省2050所学校组织开展“一场讲座、一次演练、一堂班会”,切实提升了学校师生防震避险意识;昆明市、丽江市、楚雄州等地邀请专家进学校,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业务培训和科普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筑牢青少年防灾减灾及应急安全意识。

各地充分发挥基层灾害信息员、网格员等力量,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防汛设施巡查、森林草原火险管控等群测群防工作,鼓励主动发现和举报各类灾害风险隐患,2024年,全省基层灾害信息员等累计上报灾害风险隐患信息3000余条,群众发现风险隐患组织成功避险避灾案例30多个,其中怒江州泸水市6·12洪涝灾害成功避险避灾案例、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7·21洪涝灾害成功避险避灾案例、文山州文山市7·27风雹灾害成功避险避灾等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云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将牵头持续深化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创新全民防灾意识提升方式,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以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感可及。云应宣

  • 排查灾害风险隐患 提升全民防灾意识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