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自强模范此路恒——

拄一根单拐闯出致富之路

清晨,福贡县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鞋子加工车间,“哒哒哒”的缝纫机响声此起彼伏。公司负责人此路恒拄着一根竹拐行走在车间里,查看新来员工的制鞋工艺。

“鞋子是中山市一家企业订购的,式样统一,对工艺要求严格,员工必须掌握程序,有熟练的技能。”此路恒说。

此路恒是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村民,8岁那年,因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从此靠拐杖行走。读到小学五年级时,他辍学回家务农。虽有残疾,可此路恒人勤快、脑子灵,拄着一根竹拐,锄地种菜、养猪养鸡;到建筑工地学管理,当小包工头;跟村里的民族服饰传承人学裁缝技术;到山沟坡地种草果……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成为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赤恒底村是有名的“傈僳族服饰之乡”,妇女们大部分都能缝制傈僳族民族服装自用。2005年,此路恒靠积攒的资金,开始制作民族传统服饰。他用传统的织布机织布,在款式、花样、颜色方面进行了创新,深受顾客喜爱。

2011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县残联支持下,此路恒创办了福贡县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将村里和周边村寨的民族服饰传承人、爱好者组织起来,开展土麻布工艺制作,打造出“纱兰颜”民族服饰品牌,一针一线,编织幸福梦想。2019年,合作社民族服饰生产车间成为国家级非遗工坊,产品远销缅甸、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年收入达到460余万元,带动135户农户依靠民族服饰脱贫致富。

周末或节假日,此路恒带着由合作社社员组建的合唱团,用傈僳语给乡亲们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歌曲,歌唱幸福新生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此路恒说。

随着业务的扩展,此路恒成立了福贡县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并在福贡县城江西安置点创办民族服饰、鞋子帮扶车间,与中山市一家企业合作,生产鞋子和民族服饰,让100多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梦。

“希望以我的绵薄之力,带动更多的群众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此路恒说。

本报记者 李寿华

  • 墨海军帆船纽约撞桥事故致两人死亡

  • 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 报头

  •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创新高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多地巡回宣讲

  • 拄一根单拐闯出致富之路

  • 美国政策反复无常 欧洲迎来机遇

  • 在生活的赛道上争金夺银

  • 协同服务有抓手 基层治理增效能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