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普洱学院“三位一体”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本报讯(记者 陈怡希)近年来,普洱学院通过聚焦协同、重视创新、凸显特色“三位一体”,用活课堂教学,用足课外活动,用好校外资源,积极搭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培训平台,持续推动学前专业建设,推动形成可推广、能复制的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

为盘活办学资源,普洱学院始终坚持地方性、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在课内外协同、校内外协同、校企协同上持续发力。在课内外协同方面,以“专业核心+选修模块+地方特色”为框架,开设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保育学等核心课程,增设0至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融合教育等模块,并融入《地方文化与课程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等地方特色课程,目前专业建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拥有“未来学堂”“幼之幼”资源库;在校内外协同方面,与普洱市幼儿园“常娥名师工作室”共建案例资源库,联合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智慧课程”等创新教学模式;每年遴选一批优质师范生赴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幼儿园开展教育帮扶,安排学生到镇沅县按板镇中心幼儿园3所村点幼儿园开展为期半年的实习,定期组织优秀教师送培下乡、捐赠图书,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在校企协同方面,与普洱市思茅区云波幼儿园有限公司、普洱伊顿幼儿园等开展相关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办学。

通过建立实践导师队伍、成立合作发展联盟、培育“双师型”教师科研团队来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动课程设置创新,在必修课程模块实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在选修课程模块由儿童艺术与素养、儿童发展与教育、0至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和教育理论与提升特色方向组成;通过凸显学前教育综合性、实践性、文化性的专业属性,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考核标准等措施,不断改革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目标特色上,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适应0至6岁幼教市场需要的师资,实现早幼师资一体化培养;在课程特色上,顺应普特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相关课程引入学前教育专业,构建学前教育课程新体系;在教学特色上,面向学前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建设幼儿手工创新创业实验室、幼儿仿真实训室、幼儿保教实训室、师范生综合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室等50余间,鼓励学生差异化发展,实践见长,强调教学做合一。

  • 成果转化 赋能发展

  • 六校联动促就业活动在昆明理工大学举办

  • 报头

  • 地质专家在滇东南开展地质野外考察

  • 普洱学院“三位一体”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 云南省医院协会第三届后勤专业委员会在昆成立

  • 豇豆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落地见效

  • 绥江县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普惠发展

  • 打造“四季养生茶”特色服务品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