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合作方订单数量增加,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绣工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残疾人绣工和其他绣工一起,忙碌在飞针走线中。
南华县龙川镇的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彝族刺绣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展示、技能培训和非遗传承于一体的企业。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只有让他们参与到生产中自力更生,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很庆幸我们的一根小小绣花针能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的力量。”公司董事长丁兰英告诉记者,公司自创办起就吸纳了残疾人绣工参与到生产中。
目前,公司1879名绣工中有残疾人绣工109名,其中已有35名入选楚雄彝族自治州百名残疾人绣娘,4人成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获得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称号,4人获得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称号。公司残疾人绣娘张华芝、郑贤美绣制的作品,分别在第十四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第十五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第七届云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金奖、银奖及第一名。2023年3月,残疾人绣工所绣制的4件作品被中国残联选送参加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受到世界关注。
针对残疾人绣工出行不便、行动困难的情况,公司依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实际,按照“公司+合作社+家庭+绣工”及统一订单、分散加工、统一收购等经营模式,动员他们加入刺绣合作社,在家完成绣品后上门回收。公司免费配送绣料,群发订单图样,按时按件支付报酬,为他们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帮助其增收致富,激发他们自立自强。
近年来,公司开展彝族刺绣技能培训,通过加大刺绣技能、非遗传承和初中级刺绣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绣工技艺水平,激发了他们内生动力与创业活力。2020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造血”功能,累计举办各类刺绣培训班300余期,培训残疾人绣工1200人次。在省、州、县残联的帮助与培树下,公司成功创建成为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级示范基地及全国首批“美丽工坊”。
“残疾人同样拥有出彩机会和精彩人生。”丁兰英说,公司始终尊重残疾人的多元能力,发掘其潜能,让他们能创造出更多的自身价值。在公司展厅里,设有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级示范基地职工信息、荣誉展示和“美丽工坊”荣誉墙等展板,残疾人绣工和普通绣工同框展示,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尊严与自信。
本报记者 吕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