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曲靖越聚化工厂区看到,智能化的生产线上,技术员在中控室操作着自控阀门。线下工人们忙着维护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曲靖越聚化工年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是充分利用麒麟产业园区内剩余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为原料制取合成氨,所生产分离的富甲烷气又是园区内精细化工和气体能源公司生产的主要燃料,是一个承上启下、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枢纽工程。
“化工企业装置复杂,开停成本很高,所以一旦开启就会持续运行,就算是低负荷运行也很少停产。”曲靖越聚化工副总杨杰介绍,2024年至今,越聚化工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企业只能低负荷生产,生产线只开到了60%。今年春节,区委、区政府、产业园区、工信局等部门积极协调上下游企业,保证了原料供给,目前生产运行稳定。
近年来,麒麟产业园区健全园区配套设施,分群分链开展上下游对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开展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等,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直达企业。2024年,麒麟区有效帮扶双友钢铁、越聚化工等10户企业复产稳产。
“麒麟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协调、推动职能,对园区内6个重大产业项目和49户停产、减产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用地、用工、资金及生产配套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协调对接行业部门解决问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政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稳生产、降成本、拓市场,确保行业平稳运行。”麒麟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陈洋说。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张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