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委会杨柳村5000亩“长寿仁”甜脆豌豆陆续成熟上市。放眼望去,连片的豌豆田郁郁葱葱,白色的豌豆花随风摇曳,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于田垄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豌豆,运往市场销售,山间田野里到处呈现出繁忙的丰收情景。
杨柳村属高海拔地区,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产出的“长寿仁”豌豆颗粒饱满、口感清甜、品质上乘。因错季上市,有效填补市场供应空白,“长寿仁”豌豆成为5月市场上的“香饽饽”。
“我家种了26亩豌豆,现在采摘第一茬,每公斤均价6元,这季可以采三至五茬,亩产量1吨左右,照现在的行情,收益还是很可观的。”杨柳村党支部书记董智说,“豌豆采收完,又继续种白芸豆,白芸豆亩产量400公斤左右,去年每公斤卖18元,效益比较好。”
近年来,大营镇创新“党建+产业联盟”机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员带农户、大户带小户”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和壮大杨柳村“三豆”(豌豆、蚕豆、白芸豆)产业。结合群众需求,因地制宜修建山区交易市场,完善基础设施,拓宽销售渠道,打响杨柳村高山“三豆”品牌。“杨柳村158户农户基本家家都种豆子,每家十多亩到上百亩不等,豌豆套种白芸豆亩产值可达1.2万元。”董智笑呵呵地说。
傍晚时分,收购市场格外热闹,三轮车、面包车、大卡车等车辆汇集,村民们纷纷将自家豌豆运往市场,过秤登记、倒入货箱、现场结算。每年夏季,杨柳村热闹的豌豆交易市场成为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的交易量上百吨。
“我从5月8日开始收购,价格最高时每公斤9.5元,每天收16吨左右,计划收到6月底。豌豆主要销往晋宁、通海等地,我们这里的豌豆品质好、受欢迎,根本不愁卖。我自己也种了40亩。”杨柳村党员收购商董志明说。
如今,杨柳村“小豆子”丰富了市场“菜篮子”,鼓起了群众“钱袋子”,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豆豆”。下一步,宾川县大营镇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做大做强“三豆”产业。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邓永凤 马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