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篇

临沧市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在甘蔗地飞防作业。

科技人员在开展科技种植示范推广。

本报记者 张雪飞 通讯员 李荣 文/图

201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11个获批城市之一。启动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临沧市紧扣“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题,聚焦科技内生力、创新力、支撑力、引领力“四力”提升,走好育主体、引人才、建平台、做示范“四步棋”,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领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激发科技内生力

在临沧市耿马产业园区,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成功将蔗渣转化为代塑产品,蔗渣生产的可降解餐饮具产品远销国外。公司董事长童钧说:“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支持下,我们突破了蔗渣改性可降解新材料关键技术,于2023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项,生产130余种代塑产品,2024年海外出口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临沧市健全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机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三倍增”行动,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开展服务。通过重点扶持蔗糖、茶叶、中药材、新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效率,延伸产业链,引入生物科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全市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636户。

在香蕉采收季,耿马县的“新农人”开始使用大载重无人机进行空中运输。通过加装专用吊舱,单次可吊运50公斤香蕉飞越复杂地形直达加工点,避免传统运输中因颠簸导致的品相损伤。这一创新不仅缩短了从田间到市场的时间,更让原本偏远山地种植突破了交通障碍。香蕉种植户陈光明说:“无人机吊运效率高,我平时采摘香蕉需要挑蕉工约20人,现在我用5台无人机就能够满足装一辆挂车的需求。”

临沧市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农人”指挥下,轨道“小火车”穿梭于蔬菜基地,无人机吊运香蕉、茶叶跨越山岭,智能飞防作业覆盖万亩蔗园和坚果园,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图景科技感十足。

建好建强创新平台,提高合作交流实效

走进位于耿马县孟定镇的榴莲产业园,去年引种的榴莲大树已进入初花期,而榴莲树苗也正抽芽转绿。耿马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长俸昱感慨地说:“科技为产业腾飞插上翅膀,是榴莲产业持续壮大的核心引擎。实现‘榴莲自由’的梦想将始于科技创新。”

孟定镇有着独特的河谷气候和充足的日照,是国内少数适宜榴莲种植的区域之一。当地政府与云南农业大学榴莲专家团队合作,通过校地合作模式引入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成功引进106种高端榴莲种质资源,在孟定镇打造300亩榴莲特色产业园,推动榴莲产业从零星试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临沧市围绕重点特色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建立连接省内外技术、人才(团队)高效配置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3个,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茶树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以来,团队深入地方茶企和茶区调研茶树栽培和加工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收集保存茶树资源600余份、筛选优异资源10余份、繁育无性系14个、申报科研课题10余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艳红说。

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提高科技引领力

临沧市依托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学校和院所专家团队力量,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积极探索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运行机制和方法路径。当地建立市、县、乡三级试验示范点627个,辐射带动坚果面积140万亩。

2024年,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63万亩,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坚果种植基地,实现青皮果产量30.8万吨,综合产值102.55亿元,同比增长70%。2025年,临沧坚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以科技赋能推动山林坚果变为致富“金果”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临沧市积极构建“科技入滇”进临沧合作机制,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和培养出一批助推产业技术突破、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团队。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和省级科技专家,整合2464名科技人员,构建“院士专家团队+省级科技专家+市县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在临沧坚果、茶叶等重点高原特色产业领域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应用。

有了人才支撑,科技引领力充分显现。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选育认定中药材新品种14个,研究制定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26项,申请专利5项,研发新产品9个。茶叶产业发展方面,围绕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标准及品牌创建,组建“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冰岛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耿马蒸酶茶”品牌入选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名录。核桃产业发展方面,组织实施核桃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培育核桃产品品牌20多个,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落地临沧,“凤庆核桃”获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咖啡产业发展方面,开展咖啡立体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镇康咖啡”“双江咖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蔗糖产业发展方面,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构建出“糖、酒、纸、饲、肥、新材料”的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一根甘蔗吃干用尽”“5+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甘蔗综合利用率居全国前列。

围绕锗产业发展,在电子级四氟化锗等制备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科技攻关,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临沧鑫圆锗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普世坤介绍,鑫圆锗业通过3年多技术攻关,突破了芯片用电子级四氟化锗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了技术专利23项,开发了四氟化锗合成、提纯、检测技术和成套装备,建成了年产1000公斤四氟化锗示范工程,产品纯度99.999%,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保障了国家需求。

临沧市积极推动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科技+特色产业”“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昆明市开展中小学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活动

  • 昆明市第36届学生艺术节落幕

  • 报头

  • 滇老专家学者聚昆共商工程教育合作

  • “云岭农科智汇”学术活动举办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比赛落幕

  • 云南首例远程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完成

  • 昆医大附一院6月15日起调整挂号渠道

  • 中西医协同 为生命护航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