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隆阳区:智能养蚕富农家

农户采收蚕茧。

眼下正是春茧收获时期,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的蚕茧站内,农户们将成袋的蚕茧搬运至指定区域,收购员熟练地将蚕茧倒入检测区。随着水分检测仪和智能称重仪快速运转,茧级别、含水率、净重、单价、金额等数据随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农户只需持身份证“刷卡”,系统就能自动调取信息,现场打印结算单,整个蚕茧交售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快捷。

今年46岁的李建龙是瓦房乡干塘村有名的蚕农,有着10多年的养蚕经验。他不仅负责村内80%的小蚕共育工作,还担任干塘村的蚕桑辅导员。在他家的蚕房里,悬挂的木质方格簇上缀满了雪白的蚕茧,房内的电脑智能温控器精准调控室内温度,为蚕茧成熟提供稳定环境。李建龙熟练地操作快速摘茧机,将方格簇推入摘茧机内,踩下脚踏杆,就清空了一整排方格簇。李建龙掰着手指估算:“今年蚕茧质量不错,价格是每公斤60元左右。我家养了11张蚕,预计收入3万多元。下一批我还计划增加3张,明年争取再盖一间蚕房。”

蚕桑产业是隆阳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隆阳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引进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蚕种、推广小蚕共育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实现蚕茧产量的稳步提升,推动传统养蚕业向高效、优质、规模化方向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配套智能养蚕设施,帮助农户提高养蚕水平,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范国明介绍,2024年,隆阳区桑园面积达3.27万亩,养蚕45957张,产茧211.4万公斤,蚕茧产值1.2亿元,工业产值1.58亿元。2025年,全区计划养蚕4.18万张,预计实现蚕茧产值2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张晓玲 金润

  • 云南启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

  • 隆阳区:智能养蚕富农家

  • 威信县:海虾陆养效益高

  • 云花飘香海内外

  • 飞针走线绣出精彩人生

  • 报头

  • 翱翔群山里 架线天堑间

  • 华坪县举行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

  • 秉持开放包容态度 讲好云南文化故事

  • “头水菌”鲜达海外

  • 元江县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