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花潮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江南一叶

宋海峰 王倩

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境内的103省道转上062县道,绕过蜿蜒的山路、翠绿的荷塘,一片灰石砖路出现在眼前。而路的尽头,是一片青瓦白墙的徽派古建筑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怀着庄严的情思来到这里,敬拜缅怀北伐名将、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工农红军总司令、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将军。

在跌宕起伏、艰难辉煌的革命斗争生涯里,叶挺将军以坚定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披坚执锐的身姿,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纵览大江大河的波澜壮澜,总能找到奔涌不息的源头。叶挺在家乡广东省归善县(今广东省惠阳区)淡水镇周田村腾云学校从师陈敬如、努力攻读时,就满怀激情,潜心学习。叶挺十分喜欢南宋名将岳飞和他那首气贯长虹的《满江红》。从那时起,叶挺就充满爱国之情。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1911年春天,小学毕业的他去惠州府城立蚕业学校求学前,陈敬如为他改名为“叶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名以言志。在惠州读书期间,叶挺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潜藏在心里的“强兵富国”的理想,重新占据了他的心田。就是从这时开始,叶挺穿上了军装,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期间,叶挺以“振污世,起衰弱”为己任,刻苦攻读,钻研军事科学知识。

叶挺的老战友聂荣臻元帅在《叶挺将军传》一书的序中写道:“叶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追随孙中山革命,为保卫孙中山、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独立团斩关夺隘,屡建奇勋……大革命失败后,他率领部队参加领导了南昌、广州两次武装起义……”

回望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钩沉历史深处,总有一些细节拨动心弦。忠贞的信仰、坚定的选择,彰显了叶挺的赤诚忠心。在日军入侵、国家存亡之际,叶挺听从党的召唤,毅然结束了在海外和澳门的10年生活,受命再度出山。

前几年的一个春天,我曾到过延安。当我踏入毛泽东旧居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1937年10月下旬,叶挺在陕北高原小城延安停留的短暂时光,如同一幅幅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在延安逗留的十余天里,叶挺与项英商谈了有关组建新四军的事项。离开延安后,叶挺先后到武汉、南京等地,以他10年中积聚起来的工作热情,为即将集中整编的新四军扩充力量、筹枪筹钱不遗余力地频繁奔走,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克劳塞维茨的一段精辟之言频频浮于我的脑际:“计划有两种,一种是拟定好的计划,一种是根据情况改变了的计划,这后一种计划,就是指挥。”初夏的云岭,微风拂面,柳枝摇曳。我在这里一路追寻新四军整编就绪后,挺进敌后,点燃抗日烽火的革命历程。

“北有太行硝烟,南有云岭烽火。”新四军史料陈列馆内陈列的一幅幅新四军作战地图,见证着皖南新四军队伍时而出没于青纱帐,时而驾舟于湖河,抵御侵略者的战斗往事。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叶挺与项英等领导人指挥新四军各支队以机智灵活的战法抵御侵略者,创建了苏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边、鄂中等游击根据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离云岭30多公里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廊里,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写下的悲怆题词,出现在我的眼前。

回望着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的群山,历史的画面仿佛在眼前:1941年1月上旬,新四军9000多名战士行至茂林镇丕岭脚下时,突遭预伏的国民党军7个师8万多人包围袭击,皖南事变的枪声划破了本来还算寂静的山林,新四军在敌人的围攻下损失惨重,叶挺下令部队迅速从茂林方向突围。

如果茂林的山水有记忆,它一定忘不了,叶挺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后,被围困的新四军官兵在枪林弹雨中杀出的一条条血路。“江南一叶九州悲,暗地天昏正义摧。”在突围部队粮已尽弹将绝的危急关头,叶挺受命下山谈判,被强行扣押。

从皖南归来后的一个周末,我又一次来到上饶集中营。

轻轻推开李村监狱旧址的木门,一段尘封的历史便缓缓而来。关押叶挺的房间光线昏暗,摆放着一张床和一套桌椅,桌子上摆着纸、笔和砚台。在这张木桌上,叶挺写下了4000多字的《囚语》,将自己的壮志未酬和渴盼自由的心境一一诉诸笔端。

“不辞艰难哪辞死。”从《囚语》开篇,就能够读出叶挺对革命的忠贞不渝。面对威逼利诱,叶挺慷慨陈言,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愿苟且偷生”。1946年3月,受尽牢狱之苦的叶挺在获救出狱后,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入党。在这篇简练的文字里,他写道:“我决心实行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当同意叶挺入党的批复复电传到重庆,我想,那时的叶挺欣喜之情一定溢于言表。

听风吹过茅家岭,如同低语。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语在我耳畔低吟:“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工作,为后代牺牲。”4月8日,叶挺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王若飞等同志在赴延安参加整军会议途中,遭遇空难,不幸身亡。难堪噩耗惊传,苍生大地尽含悲。今天,我们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奔腾的地火,传承先辈身上所展现的精神。

  • 报头

  • 悄然生长

  • 载得星云满船归

  • 在云南驿

  • 西云忆梦

  • 江南一叶

  • 勐海手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