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罗明达——

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前行

六月的广南县八宝镇宛如一幅田园画卷,水田澄澈如镜,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机盎然。晨光中,罗明达挽着裤腿,赤脚踏入刚插完秧的稻田,弯腰拨开秧苗仔细查看根系生长情况。这位31岁的壮族汉子,将青春镌刻在故乡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2017年,罗明达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家乡八宝米产业发展滞后、乡亲们守着优质稻种却难以增收的状况,让他毅然回到家乡,扛起了广南县八宝那糇芒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重任,立志改变家乡农业面貌,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起初,不少村民对这个大学生理事长持怀疑态度。罗明达没有退缩,他深知,要发展产业,技术是关键。他白天扎根田间地头,向“老把式”请教种植技术;晚上挑灯夜读,钻研农业技术。从基础的农作物生长原理到先进的种植技术,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每年参加各类农民科技提升培训,足迹遍布省内外。

在八宝贡米核心区,罗明达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和探索。他们进行优质稻滚直播技术试验,一次次地尝试不同的播种方式和时间,记录下每一次的数据和结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引进各种优质稻种,观察它们在本地环境下的生长情况;探索稻鱼鸭共生模式,试图构建一个生态循环的农业体系,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他们还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罗明达和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5项水稻种植相关发明专利。曾经的农业“门外汉”变成了种粮群众口中的“田老师”,大家有任何种植方面的问题都会向他请教。随着团队影响力的扩大,合作社挂牌成立了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成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学习交流,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起来了,但罗明达并未忘记自己的初心,那就是让乡亲们共享发展成果。他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向种植户免费发放优质稻种,实行保底价订单收购,帮助缴纳农业保险,配合实施价格补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受益农户数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入状况得到改善,过上了好日子。

在罗明达的带领下,合作社目前已建立八宝米高端稻谷标准化基地1783亩,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广南八宝米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先后获得“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云南省省级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罗明达获得“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称号。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他孜孜不倦的辛勤付出。

站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上,罗明达目光坚定,他说:“我要让八宝米走出大山,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位新时代的青年先锋,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 黄鹏

  • 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前行

  • 四川攀枝花至云南磨憨(关累)换电干线启动

  • 报头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公布

  • 高端要讯

  •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尾矿库综合治理工作

  • 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履职担当 坚决维护全省安全稳定大局

  • 全国首批存量常规水电绿证在滇颁发

  • 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四国文体交流活动在景洪举行

  • 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基层群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