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书香致远 文脉传承

仲夏时节,昭阳区旧圃镇大村村绿意盎然,房前屋后的苹果树上,进入果实膨大期的苹果已有鸡蛋大小。果园环抱中的大村村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读书会主题活动正在进行。20余名中学生、村民代表、村委会委员聚在一起,共同阅读文学作品集《苹果香里的大村村》,在缕缕书香中回顾大村村从摆脱贫困到迈向振兴的美丽变迁,重温大村村人重视教育、耕读传家、勤劳奋进的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分享读书心得环节,大村村党委书记雷正忠说,《苹果香里的大村村》汇集了昭通作家到大村村文学采风创作的60余件作品,讲述了大村村的风土人情、美丽村庄、特色产业和发展变迁。希望大家在此次农民读书会主题活动中有所收获,传承和弘扬大村村文明乡风,共建共享更加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

大村村是昭阳区远近闻名的苹果产业村,7000余亩苹果年产值超过1亿元,大缸腌菜、水果豌豆等农产品走俏市场。令大村村人更引以为傲的是文化名片,这个9000多人的村庄,走出了一批作家、诗人、书画家、高校教授、中小学校长等文化教育人才,有的已成为全国著名诗人、全国名校长,他们用成长历程和生动实践诠释了读书改变命运、文学润泽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

为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大村村争取到昭通市、昭阳区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于去年8月启动为期一周的大村村乡村文化振兴文学采风活动。40余名昭通作家走进大村村探访果园、古树、古井、龙潭,参观产业发展成效、乡村建设新貌、乡村教育实践,以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的形式创作60余件作品并集结成册,成为集中展示和传播大村村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爱心助学基金会是大村村重视教育的生动实例。2021年10月,村“两委”携手大村村籍作家、画家、书法家、企业老板成立了大村村社会爱心助学基金会,以书画作品义卖的方式筹集资金30余万元,累计对村里考上大学的60余名学子进行奖励,营造出全村关心教育、家家重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前不久,大村村乡村文化建设再传喜讯,在昭通市、昭阳区文联的指导和支持下,昭通市首个农民读书会在大村村揭牌成立,锦逸书画艺术创作实践基地、昭阳区作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昭阳区摄影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同步揭牌。目前,该村已举办两期农民读书会主题活动。

本报记者 沈迅

  • 文化浸沃野 乡村沐新风

  • 报头

  • 书香致远 文脉传承

  • 文润边关 墨沁田畴

  • 俏佐阿梅 歌声飞扬

  • 以文聚力 乡风焕新

  • 篮球跃动 文化生辉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