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东南亚的甜蜜果香随着暑气而来。印着“腾俊国际陆港”字样的白色冷藏集装箱满载着当季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沿着中老铁路一路飞驰抵达昆明。这一场景生动展现了补链强链支持下,“一带一路”物流通道的高效与畅通。
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物流枢纽,2022年至2024年腾俊国际陆港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支持下,以“通道+枢纽+网络+平台”为核心,全面增强枢纽能级,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支撑。其补链强链成果不仅重塑了区域物流生态,更以枢纽经济为支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高韧性、高效率、高附加值跃升。
服务升级 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与信息化“三轮驱动”
基础设施设备升级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硬联通”的重要支撑。腾俊国际陆港在设备更新升级方面持续发力,累计完成4万余台设备更新升级,涵盖集装箱正面起重机、叉车、电动翻转器、站驾式电动搬运车、冷藏集装箱、托盘等多种类型。这些设备的引入和升级,不仅提升了自身效率,还通过集群化协同作业,使整个陆港的运转效率整体提升30%,为客户节约成本达40%。
今年,腾俊国际陆港新交付的10个X4机型冷藏集装箱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榴莲季冷链物流运输的“得力干将”,助力实现冷链运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此外,每个冷藏集装箱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配备GPS定位系统,可以实时追踪货物运输路线,24小时远程监控货物温度湿度,并及时向客户报送行径路程、货物状态等重要信息,提升了运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让客户更放心、更安心。
腾俊国际陆港冷链仓储中心是中老铁路沿线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冷链枢纽,集存、运、售、展、研等功能于一身,具备20万吨级冷藏能力。目前冷链仓储中心2号、3号冷库已投入试运营,招商入驻率达81.41%,在库货品达上万吨,包含销往全国各地的冻肉、冻果、果汁;出口日韩的萝卜丝萝卜干;出口南亚东南亚的云南高原特色蔬菜水果等数十个种类。
信息化升级不仅为冷藏集装箱、冷链仓储中心注入智慧动能,更通过AGV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和信息化平台辅助,全面实现基础设施数字可视化,重构“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引领区域物流产业和服务智慧化升级。以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一单制”电子运单服务为货主、货代提供多式联运的多种运输方案,覆盖订单、合同、运输、仓储、监控、跟踪、结算等环节,实现了全程可视可控可处置,达成“一单直达”“一箱到底”,有效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支持下,腾俊国际陆港通过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冷链仓储中心项目、东盟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公共货场建设能力提升项目、腾俊国际陆港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三大重点工作,优化了物流服务,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实现了多方面的服务升级。
品牌引领 “澜湄·云南号”成为国际多式联运旗舰专列
每周二,“澜湄·云南号”定时发车。从最初仅运送云南特色高原蔬菜拓展至水果、化肥、轮胎、塑料薄膜等品类,其运载能力与服务范围不断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践行多式联运的旗舰专列和标杆品牌。截至6月30日,“澜湄·云南号”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国际货运列车累计发运35列往返列车,累计运送499柜、752TEU货物,运量近1.2万吨。
随着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深入推进,腾俊国际陆港的多式联运能力显著增强,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水平持续提升。“澜湄·云南号”的成功开行,就是腾俊国际陆港在“硬联通”的基础上抓好“软联通”的最佳实践,对推动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规则对接、形成国际多式联运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畅通、稳定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合作 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稳链保供
中老铁路通车后,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吸引了许多企业借势物流便利形成产业集聚。腾俊国际陆港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资金支持下,运能利用效率、运输服务质量及运营可持续性大幅提升,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腾俊国际陆港与国内外多个枢纽、供应链平台和相关企业等达成合作,通过开发和组织国内外商品进出口货物供应,重点布局化肥、农产品等物资在腾俊国际陆港形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其中,国际化肥交易平台和国际果蔬交易分拨中心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国际化肥交易平台依托晋宁区磷化工产业优势和一站式供应链服务能力,将国内外化肥货品聚集在此,致力于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高效的大宗化肥交易服务平台,发展壮大平台经济,加速化肥产业聚集和商贸流通。
国际果蔬交易分拨中心凭借先进的仓储和物流设施,依托“澜湄·云南号”等跨境运输专列形成国际国内果蔬的双向分拨集散,保障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强化了腾俊国际陆港在区域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赋能腾俊国际陆港做优“软硬联通”,提升开放水平。腾俊国际陆港积极开展企业间、政企间、区域间合作,与48个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府部门、123家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与韧性,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了积极力量。
过去3年,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的有力推动下,腾俊国际陆港畅通道、强口岸、促贸易、聚产业,在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
着眼未来,腾俊国际陆港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运营能力,在打通运输链、服务产业链、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与市场空间,为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寒 王莹辉 汪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