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勐海县创新“1+N”就业模式——

织密就业服务网

清晨,勐海县勐遮镇曼勐养村村民玉应叫不再像过去那样,每次都要在车流和人流中碰运气找零活。如今,她只需在家轻点手机,“勐海零工市场”就把招工信息推送到她眼前。

“勐遮蓝莓基地急招采摘工,专车免费接送,无经验可培训,提供工作餐。”玉应叫看到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新落成的标准化零工市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大姐别担心,我们有技术员现场培训,熟手一天能摘50公斤左右,多劳多得,中午还管饭。”更让她安心的是,基地免费提供全套采摘工具,无需自己另外花钱购买。

“以前找活干,风吹日晒不说,路费、饭钱都搭进去不少,有时还空手而归。现在好了,岗位直接送到家门口,还有专业培训,越熟练挣得越多。关键是晚上收工就能回家照顾老人孩子,心里特别踏实。”玉应叫脸上洋溢着幸福。

这种“产业需求即时响应+技能培训精准滴灌”的模式,正是勐海县做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课题的生动实践。从马路蹲活到指尖选岗,从零散打杂到持证工匠,近年来勐海县创新采用“1+N”模式(1个核心枢纽+N个基层站点),织密就业服务网,真正实现了组组有联络员、村村有服务站。同时还紧密围绕茶产业、蓝莓、咖啡等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以及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勐海烤鸡”等特色劳务品牌建设需求,以技能提升锻造产业发展生力军。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线上平台和各级站点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服务企业319家,发布岗位信息49期,提供岗位10065个;全县围绕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期,培训合格855人,参训者人均月增收约700元。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50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500个,有效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发放跨省交通补助59人5.9万元,助力劳动者“出得去、稳得住”;发放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奖补21人10.5万元,组织6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发放见习补贴14.85万元;设立61名村(社区)基层治理专干见习岗位,发放生活补助76.25万元,有效缓解青年就业压力。

本报记者 林丽华 通讯员 李思慧

  • 普者黑:万亩荷花迎来最美观赏季

  • 泸沽湖:海菜花开引客来

  • 省森林消防总队举行抗震救灾演练

  • 守护文化根脉

  • 报头

  • 织密就业服务网

  • 群众务工有保障

  • 河口口岸首条规模化咖啡落地加工生产线投产

  • 昆明地铁防汛响应进入“分钟级”时代

  • 大理和浙江共签“以商招商”协议

  • 屏边再添绿色发展新项目

  • 文旅要提升“耐看度”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