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启用——

重温峥嵘岁月 细品冶金魅力

观展者络绎不绝。

近日,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正式启用,并面向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的展馆,将再现中国冶金工业的峥嵘岁月和奋斗精神。

云南冶金第三矿三种精神传承馆位于易门县绿汁集镇科技路原云南冶金第三矿工人俱乐部,展馆面积466.75平方米,由劳模精神厅、劳动精神厅和工匠精神厅3个部分组成,共展出500多件实物、400多张图片资料。通过约4万字的文字介绍,全面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国有大一型采选冶企业,易门铜矿的奋斗史,着重展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走进传承馆,仿佛踏入时光隧道。锈迹斑斑的头盔、古朴的头灯、磨旧的工作服,还有水壶、手电筒、油灯,以及勘探钻井机等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实物,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奋斗故事;奖状、奖杯、矿区分布图、劳动场景、全国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图片生动再现当年冶金工人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和劳动者的风采。

“馆内每一件实物、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珍贵展品,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激励广大劳动者以劳动为荣、以奋斗为美,凝聚起推动易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易门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增寿说。

云南冶金第三矿(易门铜矿)成立于1953年2月,是国家“一五”时期云南省重点工业项目。易门铜矿成立后,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中心,在深挖明清古矿山的基础上,扩大探采范围,沿绿汁江流域先后建成投产了7座大中型矿山,为20世纪50年代国家快速建立工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易门铜矿在半个世纪的奋斗过程中,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之列,成为中国冶金工业的一面旗帜。

本报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朱云杉 杨亚辉

  • 大理州义务植树美化家园

  • 重温峥嵘岁月 细品冶金魅力

  • 雪域特产 借机出圈

  • 报头

  • 溪洛渡直流工程投运11年 送电量逾3350亿千瓦时

  • 永仁芒果畅销全国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丽江站)推介会举办

  • 丽江市“院坝课堂”宣教消防知识

  • 澜沧芒果喜获丰收

  • 元谋县“一纸证书”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 鲁甸县演练群众转移避险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