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市——

守护云岭精灵 共建和谐家园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赵丽军 段玉菊

丽江市坐落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全球最为丰富的景观类型、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多样性。近年来,丽江市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珍稀物种回归 人与自然共荣

近年来,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通过科学管护、社区共管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升、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增长。

早上8时,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普宣教科科长和荣华和同事,开始了新一天的野生植物普查工作。在海拔3000多米的密林中,他们仔细筛选野生植物样本,手中的镊子精准避开虫蛀叶片,将嫩叶装入袋子——这是“滇西北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项目的关键材料。“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收集了600余种共3000多份野生植物DNA样本,成功保育了300余种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还采集并保存了200多种野生植物种子,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荣华说。

10时,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野生动物监测负责人吕启林正在调取最新监测数据,镜头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血雉种群现身、赤狐在林间轻盈跃动、白腹锦鸡展开绚丽尾羽……这些影像记录着玉龙雪山的生态密码。

“近年来,保护区加大管护力度,有效防止盗猎和非法采集等行为,公众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根据红外感应相机所收集的数据和影像资料来看,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吕启林介绍,监测工作开展以来,完整、清晰地监测到了30多种野生保护动物,包括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环颈雉、紫啸鸫西南亚种等多种国家“三有”野生动物。先后回收数据1.36万份,监测到了黄喉雉鹑、林麝、黑颈长尾雉、白点噪鹛、豹猫、黄喉貂、赤狐、赤麂、亚洲黑熊、白马鸡丽江亚种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完整影像资料,为完善保护区物种数据库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牦牛坪区域,四五十只血雉在林间嬉戏打闹。这是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发现种群如此密集的血雉。在云杉坪区域,离高山草甸只有四五百米的林区内,活动着猕猴、赤狐、白腹锦鸡、白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逐年扩大,曾经难觅踪迹的珍稀野生动物离人类活动的区域越来越近。”吕启林说。

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还通过构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宣教体系,将国家保护法规、本土珍稀物种知识编写为通俗易懂的地方教材,有效增强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创新保护模式 提升保护意识

“过去,利苴村村民以伐木、狩猎为生。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当地畜牧养殖、林下采集、药材种植等逐渐兴起。现在,保护生态、保护滇金丝猴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村民已成为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和崇仙介绍。

丽江老君山地处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长栖于此的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近年来,当地通过多方协作,创新实践滇金丝猴保护模式,老君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过去的约150只增长至约350只。

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头乡利苴村,自2018年成立以来,负责保护管理120.6平方公里的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包括金丝厂、大坪子两块滇金丝猴核心栖息地。为更有效地推进滇金丝猴保护工作,保护中心创新推出一群猴子、一片森林、一个社区、一支队伍的“四个一”保护策略,推进老君山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科学保护及可持续友好社区建设及自然教育活动等。

“一群猴子、一片森林是以滇金丝猴为‘伞护种’,对核心区域实施全面监测和保护,守护原始森林生态;一个社区是通过自然教育、文化营造、替代产业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促进村民认可、支持和参与保护;一支队伍是将拥有18年历史的社区巡护队升级为专业保护力量,负责栖息地及周边资源管护。”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叶远圣介绍,保护中心还积极对接老君山保护地周边社区和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提升群众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起共管共建模式,利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赶集日等时段,联合相关部门编印《老君山滇金丝猴巡护手册》《丽江老君山科普读本》等科普资料5万余册,向当地群众及游客宣传法规知识。此外,管理局还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建成老君山森林防灭火应急指挥中心,实现重点景区实时监控;在九十九龙潭片区实施网络覆盖;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数字档案”。“近年来,利苴村的砍伐盗猎少了,金丝猴多了,生态旅游兴旺了,村民收入提高了。”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资源保护管理科工作人员张丽红说。

保护滇金丝猴,本质上就是在保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及栖息地在内的野生动植物。监测设备显示,目前,老君山监测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点鹛、黑颈长尾雉等194种鸟类。管理局和保护中心已初步建成老君山滇金丝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未来将开展综合监测。

在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通过科学保护、社区发展、自然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持续发力,当地推出滇金丝猴保护主题的周边文创和生态产品、开展生态保护主题研学活动等,将让更多的人深度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为雪域“精灵”的生存夯实了保护根基。

  • 钳嘴鹳再现会泽

  • 极危物种豹猫 多次现身龙陵

  • 报头

  • 守护云岭精灵 共建和谐家园

  • 澜沧江保护区接连发现珍稀濒危兰科植物

  • 红腿斑秧鸡首次现身白马雪山高海拔区域

  • 昆明市首例医疗废物零碳处置项目落户呈贡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