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进南华县五街镇,一幅“林深菌香”的生态共富图景正徐徐铺展。山川之间,松茸悄然出土;村寨之中,分红按时到账;游客们沿着“菌旅”步道寻味而来……一场“以生态促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实践探索,正在这片绿水青山间持续升温。
近年来,五街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菌山”资源视作“宝山”精心呵护。依托20万亩封山育林育菌区与5万亩松茸核心保护区,当地大力发展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业。2024年,全镇野生菌总产量达1650吨,产值超过2亿元,其中松茸产量260吨,产值达1.4亿元,成功跻身“林下经济强镇”之列。
从“封山育菌”到“承包育菌”,再到如今的“保育促繁”,五街镇不断升级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相辅相成的新路径。通过“竞价承包+动态管护”机制,鼓励群众参与菌山保护和科学采摘。咪黑们村开们小组便是典型代表,仅2024年就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41.9万元,人均分红3478元。
五街镇还在机制上持续创新,打造出“承包分红+就业帮扶+文旅融合”的立体增收链条。菌山招投标激活了集体资产的增值空间,设置护林员、采摘工、分拣员等岗位,覆盖800余户低收入家庭;“松茸开山节”、采菌体验、直播电商等“菌旅融合”新业态,每年吸引超5万人次游客,带动村域餐饮、民宿等综合收入超500万元。全镇14个村委会、133个村民小组、5845户群众深度参与“封山育林育菌,保育促繁增收”行动,汇聚起生态发展与群众致富的强大合力。
五街镇与云南省农科院共建产学研基地,依托“百菌园”“菌王山”打造松茸提质增效示范区,通过生态调控、菌塘修复等技术,使松茸亩产提高20%。专家团队常年驻守山头林间,累计培训林农3000余人次,既提升了产业科技含量,也让传统采菌人转型为“技术新农人”。
本报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李娅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