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遭遇强降雨,独龙江水位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导致道路中断、电力瘫痪、通信失联。洪水退去后,独龙江乡迅速组织6支党员突击队,开展群众安置、道路抢修、生产自救等工作。
“房子被冲毁了,一家八口人今后去哪里住?”站在被损毁的房子前,巴坡村村民双文荣犯了愁。“我们已帮助你申请了临时救助、低保等政策,你儿子双建荣被纳入务工就业人员信息库,方便及时动员就地就近就业。”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来到受灾现场核实受灾情况,着手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第一时间逐村逐户建立台账。为了早日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居房,独龙江乡为房屋严重损毁的6户规划在村民小组内重建,为受损较轻的31户制定原址修缮加固方案。对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6户27人,独龙江乡将其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持续暴雨导致独龙江乡往贡山方向4公里处的独龙江公路路基塌陷,让这条连接县城与独龙江乡的唯一通道中断。独龙江乡迅速整合党政军警民及社会力量,党员干部全天候驻守,用挖掘机、推土机从独龙江向县城方向抢通,贡山县公路分局调集机械从贡山县城方向抢通。两支队伍在持续暴雨中回填塌陷、清理塌方,共动用220余台(班)大型设备,组织10000余人次抢通了损毁公路,让救援车辆、物资得以进入独龙江乡。
由于道路瘫痪、通讯受阻,独龙江公路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龙建平带领队员穿越滚石、塌方频发的地段,徒步近百公里,精准统计49处路基、路面、桥梁灾害点和近6公里路段受损情况。南方电网公司派出635名专业抢修人员,携带397台发电机、93架无人机挺进灾区,运用无人机吊运轻型电杆、发电机等设备,给受困村民运送生活物资。在迪政当村南代安置点,独龙江供电所10名党员突击队员肩扛手抬350多公斤的微型永磁水轮发电机,徒步50余公里险峻山路,为5户村民重新点亮灯火。6月5日,独龙江乡实现应急供电。6月10日,全乡恢复供电。
“我们分组干活,清理砂石,平整草果生产路,给倒伏的草果立扶杆。”站在受损的草果地里,献九当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得华加紧组织村民清理冲毁土地,抢救受损的草果。“草果产业是独龙江乡的支柱产业。我们的小目标是努力挽回生产损失,大的目标是为明年开春补种草果苗作准备。”李得华说。
这次特大暴雨灾害使独龙江乡11000多亩草果受灾,经济损失巨大,巴坡、马库等草果生产村受灾尤为严重,受损面积均超过2000亩。“草果产业受损,我们不仅要救急,更要着眼长远发展。”独龙江乡党委书记杨冬春说,省农科院和省林草部门技术人员多次进驻独龙江乡,指导科学种植和品种更新。
科技特派团深入一线察看灾情、研判举措;乡村干部带着政策、揣着数据直插田间地头,逐户核实损失,为产业重建筑牢基石;6支党员突击队全力抢修通往草果地的生产便道、便桥和溜索,确保冬季采收道路畅通;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四处奔走,积极申报更换老苗、清除病株奖补等项目,筹备草果采收期组织化收购,动员种植户在受损土地和其他地块种植、更换新品种,提升草果品质,弥补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王江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