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理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本报讯(记者 秦蒙琳 王璐瑶)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其中我省大理市榜上有名。这是云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标志着大理市在湿地生态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领域获得国际最高认可。

“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代表全球湿地生态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最高成就。据介绍,大理市湿地总面积为26782.15公顷,其中受保护的湿地占比94.13%,排名全省第三。近年来,大理市构建起以洱海国家重要湿地为核心、罗时江省级重要湿地为支撑、9个县级一般湿地为基础的分级保护体系,形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四位一体的严密保护网络。

在生态保护实践中,大理市矢志践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理念,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环湖截污闭环、建设河口湿地、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等系统性工程,实现了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100%。特别是百里湖滨缓冲带有效隔离生活污染,万亩库塘湿地深度净化农业面源污染,彰显了大理人民守护母亲湖的坚定意志。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形成了高原湖泊湿地保护的“大理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生态保护成效正转化为发展动能。洱源县规模化种植的海菜花年产值达2160万元,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富了农民;网红打卡点磻溪村“S弯”依托生态美景开起80余个直播点,月均营业额达40万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极大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罗时江生态湿地已记录到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256种、野生湿地脊椎动物101种,仅2024年上半年,洱海区域就观测到水鸟41种,数量近6.7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紫水鸡等珍稀物种频现湖滨。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 大理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 报头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黄金门户”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第三届滇商大会将于7月27日在昆召开

  •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增强群众获得感

  • 为您导读

  • 我省大部将有强降雨过程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