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宝,字善夫,189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横街乡马院村(现属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跟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样,时年20岁的陈安宝决定背上行囊,投笔从戎。
离乡之时,小学校长叶延平给这位心爱的学子赠言:“精忠报国,体恤黎民。”这八个字,激励了陈安宝的一生。
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陈安宝参加了北伐战争,战功卓著的他从营长一步步升迁,先后成为第33团团长、第17旅旅长、第79师副师长、师长。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安宝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平湖抗战中,陈安宝部队击毙了皇姑屯事件元凶之一,号称“满洲开拓团之父”的东宫铁男,这是日本武装殖民思想的标志性人物,极大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士气。
陈安宝后因战功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29军曾出过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等诸多抗日名将,其“大刀队”在抗战历史上赫赫有名,这个番号就此落在了陈安宝的肩上。
1939年3月,陈安宝率部参加南昌战役。5月6日拂晓后,日军向陈安宝部发起攻击,部队伤亡十分惨重。6日17时,日军突破中国军队左翼龙里张阵地,双方展开了白刃战。陈安宝将军带着身边仅有的几个警卫,冒着敌军的炮火,赶往前线督战,途中,遇日军飞机空袭,腹部中弹,壮烈殉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陈安宝的牺牲激励了无数国人。当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安葬在浙江台州凤凰山,沿途数万群众自发设祭。这段场景,陈安宝的外孙王治平常听他的父亲母亲提及,久久难忘。
如今,陈安宝的英雄事迹,已经被编写为乡土教材,作为“开学第一课”进入台州市路桥区中小学课堂。为了缅怀陈安宝将军,台州当地建成和修缮了安宝广场、安宝学校、陈安宝烈士陵园和陈安宝纪念馆。
走进陈安宝纪念馆,将军纵马扬鞭、驰骋疆场的铜制雕像跃入眼帘,馆内史料详细讲述着陈安宝将军的报国人生。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一批批参观者。
新华社记者 唐弢
据新华社杭州7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