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承科技、建新园、昆洲农业的实践,分别代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转型升级,共同勾勒出富民提升产业支撑能力的清晰轮廓。
差异化与专业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县域经济要实现突破,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富民县聚焦钛产业、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产业格局。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焕新的必由之路。无论是鼎承科技的智能制造,还是建新园的线上销售,抑或昆洲农业的AI育种,都证明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富民县正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带动更多企业转型。
产学研协同是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昆洲农业与四川农业大学的合作,鼎承科技的技术研发,均体现了开放式创新的价值。县域创新资源相对匮乏,更需要借助外部智力资源,构建“科技+人才+N”的创新生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富民县通过建立企业培育库、开展精准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这种“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是县域吸引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
未来,随着抽水蓄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推进,富民县的产业支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也将迈上新台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角。
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