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淑娟) 记者日前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加强地方储备粮计划管理,制定出台成品粮管理政策,夯实“高原粮仓”。截至6月底,全省粮食实物库存近280万吨,超过国家下达规模数。
为深入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我省有序推进《云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研究制定出台粮食流通统计、省级政府粮食储备委托代储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和省级成品油管理等政策制度,依法管粮管储水平不断提升。起草《优化整合国有粮食仓储设施指导意见》《省级政府储备粮仓容整合提升专项规划》,出版《云南省地方政府储备粮优储管理》《云南省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绘制《云南省粮食储藏生态区域图》,全面推进“四分五区”运用,2户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科技试点,4户企业为全国绿色仓储集成化应用试点。
在各项管理政策措施保障下,今年夏粮进入收获期以来,全省各地有序收粮入库,保证颗粒归仓。从州(市)情况看,昆明、曲靖和玉溪将成品粮储备任务及时分解到市级承储企业和各县(市、区),昭通、大理、楚雄、文山、普洱、怒江、迪庆等州(市)超规模落实了下达任务。
为保障云南粮食供应稳定,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今年以来,玉溪、大理、红河等州(市)粮食园区经济成效初显。上半年,铁路调入省内粮食200余万吨;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增幅达43.1%,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进一步增长。截至6月底,全省共建立粮食应急保障企业3127家,全链条保障基础扎实,响应能力实现分级优化。
全面加强储存环节损失损耗监测,上半年,全省地方粮食储备企业完成出库的地方事权粮食储存综合损失损耗率为0.57%,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开展2025年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季度定期巡查、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粮食质量抽查。截至目前,全省无重大涉粮案件及质量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