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G320线、G357线、G227线公路路段落石、塌方、泥石流等水毁灾害频发,造成全州多处省道、国道双向交通中断。面对突发险情,楚雄公路局各分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抢险人员及机械设备开展公路应急抢通。7月25日以来,已处置21处水毁灾害点,清理泥石流及塌方体近4200立方米,目前所有水毁路段均恢复正常通行,后续零星堆积物清理工作正有序开展。
今年6月,为应对主汛期的到来,楚雄州交通运输局及时制定出汛期抢险保通应急预案,健全汛期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开展汛期公路抢险保通工作,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楚雄公路局等相关部门强化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做好公路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用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和技术指南,及时排查更新路网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对已排查出的重大风险隐患点位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增设明显规范的警示标识。
汛期前,楚雄州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做好农村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及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工作,全州目前现有交通应急队伍21支、600人,应急抢通机械设备248台、车辆128辆,储备有充足的砂石料、沥青、防汛编织袋、锥桶等公路抢险应急物资,为抢通保通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主汛期以来,楚雄州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出动抢险保通人员2070人次,机械5931台班,清理农村公路沿线塌方66.9万立方米,抢险保通农村公路278条、622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通行。
针对铁路和水路,楚雄州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了对铁路沿线桥梁、隧道、涵洞、边坡等水毁风险点的监测监控,强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整治和巡查力度;出台了水路汛期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航道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布通航安全警告及禁航公告,确保水路航运安全。
本报记者 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