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欧美贸易协议难解德国汽车业困境

今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大幅提高自欧盟进口汽车关税,重创欧洲汽车产业,导致德国主要车企集体陷入利润暴跌的“寒冬”。

欧美日前达成新协议,欧盟输美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分析人士指出,该协议或将暂时避免欧美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但德国制造业的困境远未解除,仍然高企的出口成本与政策反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持续削弱车企信心。

关税冲击车企业绩

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德国主要车企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企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多家企业明确指出,美国高关税政策是造成其财务承压的重要因素。

宝马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集团收入同比下降8.2%,净利润下滑29%。公司指出,高关税是其核心业务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约61亿欧元“腰斩”至约27亿欧元。

大众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3%,旗下保时捷汽车业绩也受到显著影响。保时捷公司表示,上半年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

与此同时,德国车企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的现金流或将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

多重挑战待破解

德国车企业绩集体下滑,不仅由于短期关税上调的直接冲击,更折射出多重深层挑战的交织效应。

关税影响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由于美国对钢铁、铝等原材料仍维持高达50%的进口关税,上游供应商将成本压力转嫁至整车厂商,形成多层传导效应,进一步压缩整车利润空间。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美国从德国进口汽车约45万辆;同期,德国车企在美生产汽车超84万辆,其中约一半面向全球出口,这种跨境生产与销售相结合的格局,对政策变动极为敏感。

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坦言,公司在美国的工厂面临的关税陡然升高,仅上半年,这一变化就给集团整体带来13亿欧元的成本负担。

奥迪首席财务官里特斯贝格尔也表示,美国关税已导致公司损失约6亿欧元。

“向东看”寻出路

面对欧美市场政策频繁调整和不确定性加剧的局面,越来越多德国企业开始关注制度环境稳定、增长前景清晰的中国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合作和战略投资,积极推动在亚洲的布局优化与结构性转型。

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安特利茨日前表示,集团对在中国市场推进本地平台建设和电池领域合作“非常有信心”。

宝马集团近日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杜登赫费尔指出,德中两国在整车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深入合作令人振奋。宝马、保时捷和梅赛德斯-奔驰正充分借助中国在电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新华社记者 李函林

据新华社柏林8月6日电

  • 中国第十一支赴联合国南苏丹任务区维和警队出征

  • 大堡礁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

  • 日本民众抗议政府军备扩张

  • 旗手“出炉” 赛事开启

  • 报头

  • 我国加速织就交通“经纬网”

  • 成都世运会精彩看点前瞻

  • 中缅签署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合作协议

  • 韩国宣布9月底开始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

  • 欧美贸易协议难解德国汽车业困境

  • 纳夫罗茨基宣誓就任波兰总统

  • 法国南部林火蔓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