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
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5.18%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8.23%
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增长12.28%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贷款利率稳中有降,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成效显现。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大关,存款余额达4.75万亿元,金融“活水”高效、精准润泽实体经济。
信贷资源激活市场活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资金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集中。”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省信贷投放呈现“量增价减”特征,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5.01万亿元,同比增长5.18%,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全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1.57万亿元,同比增长8.23%;民营经济贷款余额9603.8亿元,同比增长12.28%。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全省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8%,同比下降58个基点,各类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结构性政策工具“四两拨千斤”作用持续发挥,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创、普惠等重点领域。截至6月末,云南省设备更新贷款余额69.36亿元,较年初增加58.96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科技创新贷款余额34.44亿元,两项贷款共有24.12亿元获得再贷款支持。
“五篇大文章”云南模式结出硕果:绿色金融聚焦“绿电+先进制造”、绿色云品、生物多样性优势,创新推广“取水权”质押贷款等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金融产品,打造区域特色示范样板;科技金融聚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健全金融机构“五专”服务体系、风险补偿机制、财政奖补机制、科创评价模型,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普惠金融充分发挥高原特色、沿边特色、民族特色,做深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做广咖啡、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做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劳动竞赛全国性品牌;数字金融聚焦打通数据壁垒、完善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基座”,以“融信服”等数字平台为依托,多渠道拓展数字金融运用场景;养老金融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挖掘旅居养老多元价值,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特色养老金融产品目录。
提质增效助力提振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上半年,我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投入力度,贷款投放成效显著。
截至6月末,全省住户消费贷款余额10492.07亿元,同比增长2.18%;金融机构向250户经营主体发放符合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条件的相关领域贷款22.9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39%;全省住宿餐饮业贷款余额132.92亿元、同比增长22.2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贷款余额76.21亿元、同比增长11.76%,教育贷款余额149.42亿元、同比增长7.75%。
在滇金融机构立足云南省旅居融资需求特点,优化服务流程,创新“云旅民宿贷”“金旅贷”等特色产品,运用多维评分模型为企业精准画像,有效破解“轻资产”等融资难题,积极助力“旅居云南”建设。
“银行卡就应该这样,有颜值、有特色,我们来旅游除了带走鲜花饼,还能办一张银行卡。”工商银行丽江分行客户拿着刚办理的“舍不得的丽江”特色借记卡爱不释手,这是在滇金融机构打造云南特色旅居权益的一个缩影。
“我们累计推动140户住宿行业大中型客户成为白名单客户,受理30余家酒店融资需求,3个月内成功向7家客户提供11亿元融资支持。2024年至2025年又成功支持抚仙湖云南欢乐大世界、弥勒东风韵两个项目旅游设施升级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融资,持续为云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云旅民宿贷”产品上线后,截至目前为372户客户发放贷款超3亿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小微文旅企业发展壮大,助推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将会同昆明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创新‘昆旅贷’等特色产品,对纳入相关范围的贷款给予再贷款、担保补贴等支持。”该行信贷政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末,全省旅游领域贷款余额2585.94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旅游住宿贷款余额88.59亿元、同比增长20.7%。
本报记者 杨抒燕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