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龙陵:农家小书屋 历史活课堂

孩子们在乡愁书屋观看展览。

在龙陵县象达镇,农家书屋正悄然成为历史课堂。阳光斜映在整齐的书架上,与抗战文物和历史图片默然相对,滇西抗战的硝烟与精神,在书香与讲述中重焕生机,成为孩子们心中可触摸、可铭记的共同记忆。

在棠梨坪村农家书屋,一堂历史课正在展开。龙陵县松山教育培训中心寸海霞老师从太平洋战争爆发讲起,说到中国远征军的组建与出滇作战;从惠通桥被炸毁的危急时刻,讲到远征军将士浴血反攻滇西、十战松山的悲壮历史。这场故事分享会,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史实的铺陈和情感的共鸣,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爱国情怀的种子。

营坡村的乡愁书屋中,“象达记忆”主题展区精心布置,图文展板勾勒抗战脉络,无声文物诉说着战士们的坚毅。村中长者和学生志愿者成为义务讲解员,将宏大抗战叙事融入本村变迁史。村民王大爷在展柜前感慨道:“以前只是模糊听说大栗坡一带打过惨烈仗,现在书屋里这些老物件、老照片让那段历史一下子清晰起来,感觉英雄离我们真的很近。”书屋定期举办主题阅读会、抗战故事分享活动,孩子们翻阅历史书籍、聆听亲历者后代讲述,提笔写下真挚感悟,让烽火岁月在幼小心灵沉淀生根。

近年来,象达镇以农家书屋为舟,将厚重抗战历史融入村民日常文化生活。这些书屋已超越传统阅读空间,化身为抗战历史的“活态”纪念馆、集体记忆的凝聚点和精神传承的生动课堂。当历史以如此真诚贴近的方式走进生活,记忆便永不褪色,那份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也必将在书香中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王萍 文/图

  • 龙陵:农家小书屋 历史活课堂

  • 报头

  • 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 7月份云南CPI环比上涨0.5%

  • 擦亮品牌 升级幸福

  • 云南健儿表现抢眼捷报频传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宣讲活动走进丽江

  • 智慧新犁 深耕沃野

  • 云南工会77个职工困难帮扶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

  • “一张清单”牵引“壮马驰疆”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