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彭泰农:热血青年身先士卒

彭泰农,又名彭泰,1915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白芒花瓦塘村(今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黄塘村瓦塘村小组)。年少时他便接触先进思想,1931年考入坪山青龙潭乡村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他与进步同学组织抗日宣传队,到坪山、白芒花等地宣传抗日。后至广州郊区龙眼洞中学任教,他常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将调查材料寄给香港《大众日报》和广州《珠江日报》刊登,揭露国民党当局黑暗统治。

1937年初,彭泰农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不久,他在惠州报刊发表《告东江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东江儿女团结起来反对日本侵略。1938年上半年,彭泰农在惠州利用民众教育馆作掩护,深入工厂、学校等地,发展多人入党。同年5月,中共惠州中心支部成立,彭泰农任支部书记,联合组织惠阳学生抗敌联合会,开展救亡宣传活动。6月,彭泰农任中共广东省东江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8年暑期,彭泰农还以民众教育馆馆员身份参与发起成立惠阳儿童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热血青年们慷慨激昂地在街头演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在十字亭、东新桥头、平湖门等地演出著名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激发民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1938年8月13日,由彭泰农主持的“潘小飞抗战漫展”展出,《婴儿何罪》等100余幅作品受好评。

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彭泰农等撤往博罗,成立博罗战时工作团,并以该团名义与黄麻陂中共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将黄麻陂抗日自卫团大队改造为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同年12月,日军暂时撤出惠州后,彭泰农协助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东江区队组织惠阳抗先队和抗先队惠州办事处,在惠州建立秘密联络点,出版壁报《大家看》,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宣传抗日道理。同时又与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及国民革命军第七战区政工队、军民合作站等在中山纪念堂演出抗日话剧,将东江两岸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1940年春,据中共东江特委指示,彭泰农与妻子何丽琴转移到紫金新智小学,开办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发动群众抗日。12月,他化名彭泰东到和平县负责中共和东区委工作,1941年7月调任中共东江后东特委宣传干事,次年调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工作。

1943年3月3日,因奸细告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政训室驻地被日军包围,为掩护同志突围,彭泰农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2015年8月,彭泰农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新华社记者 丁乐

据新华社广州8月16日电

  • 英雄相惜 奖牌之外亦荣耀

  • 报头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 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

  • 全国铁路建设再推进

  • 泰柬军方召开会议讨论边境问题

  • 中国空间站首次应用验证大模型“悟空AI” 神二十航天员乘组使用效果良好

  • 彭泰农:热血青年身先士卒

  • 普京: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 欧洲领导人发表声明强调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

  •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开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