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欢笑声,暑期的独克宗古城鼓乐喧天,人潮涌动。从茶马古道到如今的“高速时代”“动车时代”“5G时代”,独克宗古城折射出了迪庆高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稳定确保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团结奋进谱写雪域高原发展新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迪庆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滇藏铁路丽香段历时9年建成通车,实现了从“山高路远”到“动车时代”的精彩蝶变。伴随着交通大升级,迪庆文旅产业焕新颜,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新局面,2024年实现旅游总花费352.91亿元,同比增长17.7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葡萄酒、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开放经济亮点多、劲头足……近年来,迪庆州围绕文旅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优化结构、强化支撑,着力稳增长促发展,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抓经济、促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4年,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8711元增长到77725元。“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7.67亿元,产业投资从2020年的67.6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9.34亿元,2024年产业投资占全州投资的比重达64.5%;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6亿元,年均增速达6.64%,高于全省1.6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7.3%,高于全省0.8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48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04元,年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转型扎实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化。迪庆州着力做特做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粮食产量实现连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分别被列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小中甸镇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维西糯山药、维西老黑谷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维西云当归”“央珂牌藏红花”被评为“云南10大名药”,4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香格里拉松茸荣获2023年、2024年“中国松茸类区域品牌价值榜单”第一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19.53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21.89亿元。
绿色能源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托巴水电站全机组运行发电,旭龙水电站加快建设,龙盘、奔子栏、古水水电站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纳古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发电,砌修塘一、二期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分布式光伏建设初见成效,香格里拉高原绿色能源科技产业园揭牌。绿色能源增加值由2020年的33.6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6.7亿元,投产运行电力装机规模达569.7万千瓦。
为进一步擦亮世界的“香格里拉”金字招牌,迪庆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奋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香格里拉市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维西县塔城镇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独克宗古城、鼐思碧水蓝天景区、松林藏香、白水台、纳帕海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最近一年,独克宗美食一条街烟火升腾,“今生情定214”自驾游IP人气火爆,普达措等景区开发的冰雪游、帆船体验项目等新业态、新产品深受游客青睐。2024年,迪庆州接待游客3122.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52.91亿元,两项数据的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
生态更美丽 生活更美好
2022年,迪庆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迪庆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维西县被命名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迪庆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100%,位列全省第一。多年来,通过抓保护、强治理,迪庆州的自然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
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迪庆州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工作,纳帕海流域美丽河湖项目、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迪庆州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100%,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4.4%,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同时,“绿美迪庆”“森林迪庆”名片不断擦亮,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进入设立报批阶段,千湖山被认定为国家级重要湿地。据统计,迪庆州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同时,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的幸福画卷也正在迪庆高原徐徐展开: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三甲”医院、省藏医院落地迪庆,“数字飞刀”远程诊疗惠及群众;群众告别了“风吹扫地,月亮点灯”的木楞房、杈杈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背水姑娘”已成历史追忆,干净的自来水接到村村寨寨。多年来,迪庆州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着力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健康迪庆建设,扎实引导创业、拓展就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全州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在迪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激励着迪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更加发自肺腑地“拥护核心、心向北京”。
本报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