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党员冲锋在前 党徽闪耀一线

——威信县斑竹村党总支成功组织山体滑坡避险纪实

今年7月23日11时许,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蚂蝗村民小组与岩上村民小组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导致1户房屋坍塌、1户房屋严重受损。灾害发生前,斑竹村党总支敏锐捕捉到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的预警信号,果断、迅速组织30户101名群众紧急转移避险,无人员伤亡。此次成功避险源于基层党组织密切监测隐患、精准发布预警和高效应急响应。

“刚转移出去,山就垮了,房子也塌了。幸好党员干部及时组织转移,如果再迟一点,我们就危险了。”回忆起一个多月前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村党总支组织群众提前转移避险时的情景,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的村民仍心有余悸。

“防汛工作人命关天,宁可十防九空,也绝不能出现一次失守。”斑竹村党总支书记翟长勇说。根据雨情预报和隐患点预警信息,7月21日和22日,村组干部两次组织群众转移,但是没有发生险情,23日上午第三次刚把群众转移出去,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附近就发生了山体滑坡。

斑竹村位于高山峡谷间,辖27个村民小组1208户6056人,赤水河支流南广河穿村而过,辖区分布有5个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每年汛期的防汛减灾压力大。为织密防汛安全网,斑竹村认真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威信县“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以党建引领设立67个村组微网格,由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担任网格长,确保应急叫应到户到人。

“进入汛期以来,我们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以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南广河河道沿岸为重点,抓实抓细防汛工作。”翟长勇介绍,斑竹村党总支于5月15日组织25户群众在蚂蝗村民小组开展转移避险应急演练,7月中旬召开群众会宣传普及防汛救灾知识,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防汛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结合防汛工作重点和村落分布特点,斑竹村党总支有针对性地组建了防汛工作“党员突击队”,16名党员干部划片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对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南广河河道沿线开展巡逻巡查。接到预警信息后,负责第一时间以发信息、打电话、入户告知等方式,确保预警信息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作为防汛“前哨”,斑竹村“党员突击队”队员、蚂蝗村民小组组长鄢贵华一直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平时10天检查一次,下雨时则是每天检查一次,每次都要详细记录相关数据。”鄢贵华介绍,村里的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安装了地表位移监测报警器,他负责监测的蚂蟥村民小组隐患点最大,涉及30户101人。

“灾害发生的前两天,地表位移监测报警器先后响了3次,每次持续十多分钟。我现场查看时,监测点位的地面裂缝和以前一样只有5厘米宽。”鄢贵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记忆犹新。当晚20时许,威信县发布了强降雨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鄢贵华根据防汛工作要求把预警信息全部通知到户到人。第二天一早,鄢贵华冒雨骑着摩托车前往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之前还是5厘米宽的地面裂缝已经扩大到20厘米,细石和沙土不断从山体滑落,随时有发生山体滑坡的风险。

根据工作经验,鄢贵华立即向斑竹村党总支书记瞿长勇报告险情。驻村连夜开展防汛调度工作的三桃乡党委委员陈祥盼立即打电话向乡党委报告,并带领村组干部迅速组织群众紧急转移。随后,针对蚂蝗、岩上两个村民小组的紧急转移避险工作迅速展开,乡党委挂村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紧急行动,挨家挨户叫应,组织村民转移。很快,三桃乡党委、政府、派出所、消防站等力量也陆续抵达斑竹村,27名党员干部冒雨分头行动,按照威信县“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迅速组织群众沿着防汛应急预案规定的避险转移路线转移。

由于前期防汛宣传到位、应急演练到位,村民们接到叫应通知后纷纷主动配合、迅速转移。23日11时许,经过1个多小时紧急行动,30户101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没过几分钟,在斑竹村蚂蝗村民小组与岩上村民小组交界处发生了山体滑坡,造成1户房屋坍塌、1户房屋严重受损。

根据防汛工作预案,斑竹村党总支采用“投亲靠友+公房安置”的方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协助有亲友可投靠的村民对接安置事宜,统一将无亲友可投靠的家庭安置在村委会活动室。斑竹村党总支还向村民们开展心理疏导,提供生活物资,组织专人在滑坡点路段警戒值守,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目前,山体滑坡区域的排涝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受损房屋修缮、选址重建新房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斑竹村党总支书记翟长勇介绍,村组党员干部将继续加强隐患巡查、值班值守、应急响应,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沈迅

短评

斑竹村党总支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防汛重点、强化隐患监测、压实工作责任、高效应急响应,以党建引领做实村组微网格,干群同心织密防汛安全网。最终,在山体滑坡发生前与时间赛跑,仅用1个多小时就组织山区分散居住的30户101人成功转移避险。

从斑竹村的成功避险案例可以看出,抓实防汛救灾工作要构建完善的防汛网格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确保精准预报和应急响应到户到人;要在“防”字上下功夫,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为精准预警预报提供支撑;要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开展防汛宣传,提升党员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接到预警信息后能够迅速、果断、高效地开展转移避险工作。

  • 报头

  • 习近平推动“上海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 高端要讯

  • 介绍纪念活动最新筹备进展

  • 要闻简报

  • 党员冲锋在前 党徽闪耀一线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