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苏航 李丽) 8月29日,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暨“云尚有礼·彩云之恋”云南省第二届集体婚礼活动在全省各州(市)同步举行,为700余对新人打造了一场文明节俭又温馨浪漫的集体婚礼,让七夕节焕发别样活力,诠释新时代婚礼新风尚。
本次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海舌半岛公园设主会场,各州(市)设分会场。活动期间,主会场与部分分会场通过连线互动,让云南的秀丽风光见证海誓山盟,也让新人在仪式中深度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在海舌半岛公园活动现场,60对新人在洱海边交换爱的誓言,其中25对来自省外的新人借助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在云南顺利完成结婚登记,更以“旅行结婚”的方式身着白族、彝族等民族婚服参加仪式,定格跨地域的浪漫。婚礼上,新人们沉浸式体验大理当地民族传统婚礼活动,参与放飞蝴蝶仪式等多种浪漫互动。特邀颁证员到场见证新人幸福时刻,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上台分享婚姻经验并为新人送上祝福。“爱在大理·七夕文化集市”还原大理婚俗“赶喜街”,让新人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来自安徽的丁道纯与陈红梅夫妇,特意为这场集体婚礼奔赴大理,在苍山洱海的见证下,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独特幸福记忆。“这样的集体婚礼很浪漫,我们很高兴能有这样独特又有意义的体验,感觉特别棒。”丁道纯说。
活动现场还设置政策咨询区与宣传展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手册、一对一答疑等方式,向新人及群众普及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流程、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反家庭暴力法等内容,同时解读云南省婚俗改革具体措施,引导群众明晰政策、遵守法规,树立法治婚姻观念。
除主会场外,全省各地分会场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在昆明五华区南屏街,新人们在无人机送婚书的浪漫场景中完成仪式;在红河建水稻田公园婚姻登记服务点,新人乘“百年小火车”参与“幸福接力”;在香格里拉石卡雪山下,新人以雪山为盟、草甸为证,用简约而隆重的仪式,践行“重感情轻形式”的婚恋观,诠释新时代婚恋新风尚。各地民政局依托当地特色场景与文化,举办了集体颁证、集体宣誓、传统婚俗体验等特色活动,倡导文明婚俗礼仪。
本次活动由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文旅部非遗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办,不仅以集体婚礼、集体颁证等形式为“七夕”增添浪漫,更以创新实践推动移风易俗与经济发展融合。
近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持续提升婚姻登记与颁证服务质量,增强当事人仪式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目前,全省16个州(市)创建并投用的“公园式”婚姻登记点、颁证点116个,让更多新人享受“美景+领证”的浪漫服务。同时,在全省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支持购买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等提供婚前辅导、婚姻矛盾调解、离婚冷静期疏导等服务。持续开展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推动婚俗改革,并依托婚姻登记机关,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坚决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让文明婚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