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富宁县发展大叶甜竹产业——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剥隘镇板达村村民加工甜笋。本报通讯员 黎莹颖 摄

近年来,富宁县剥隘镇充分利用61万亩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叶甜竹产业,通过就近招商引进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示范基地试点带动、与农户签订植、产、购销协议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大叶甜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在位于剥隘镇的宏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正忙着给鲜笋称重、削皮切丝、装袋加工。“每亩竹林光卖竹笋能产生1400元左右效益,竹竿、竹叶能被作为制作竹工艺品的原材料销售,每亩也有600元左右的效益,算下来很可观。”宏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陆宏海算了一笔“增收账”,“目前我们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已经超过2000亩,总产值达200多万元。下一步还要扩建初加工厂房,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目前,剥隘镇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完整产供销链条,建成3个规模化合作社、24个“家庭”式加工点,引进农业企业延伸产业链,经初加工制成的酸笋等产品销往广西柳州、百色、北海等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群众扩大种植面积,推动盘活林下资源、延伸产业链,既保障农户利益,也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剥隘镇副镇长赵贵琳介绍,截至目前,该镇甜竹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综合亩产价值7000元至9800元,累计促农增收1.5亿余元。

本报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应文吹

  •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 呵护湿地 景美业兴

  • 双江:魅力非遗 指间传承

  • 报头

  • “四好农村路”畅通客货邮

  • 沪滇协作在昭通开展白内障公益项目

  • 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落地云南

  • 玉溪市举办湖泊保护系列活动

  • 楚雄州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 屏边县引进板蓝根种植加工项目

  • 丽江山地自行车赛首站比赛举办

  • 云南省体育彩票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