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怒江州“修通”普惠金融路——

整村授信赋能峡谷产业发展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峡谷深处,一条普惠金融的致富路正沿着峡谷蜿蜒延伸,点亮了无数村寨的希望。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在系统内打造首个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探索出一条金融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走进怒江峡谷的村村寨寨,“整村授信”已成为农户津津乐道的话题。农行云南省分行对怒江州农户实施最优惠贷款利率,向2615户农户发放贷款4.87亿元,户均让利超千元;减免外出务工人员金融服务手续费超200万元,为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贡献农行力量。

“这种‘整村推进’的批量授信模式,以深化银村合作为核心,在进村前充分向村民宣传贷款产品、征信及反电诈知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农行云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紧密团结村“两委”、村民小组组长等关键人,有效甄别风险,保障贷款资金真正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王大哥经营的沧江金甸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焕发勃勃生机。前期,合作社在当地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永福社区增办了帮扶车间,开展红米米线、饵块、饵丝深加工,开设产品体验店。为助力王大哥破解融资困境,结合小微企业无抵押物情况,农行积极联系云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最终发放100万元农户贷款用于帮扶车间的经营周转。如今,合作社产值500多万元,带动农户百余人实现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4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产业发展面积2000亩以上。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农行立足怒江州4个县31个乡镇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推出“草果贷”“小水电精准帮扶贷”等特色产品,全力支持怒江州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达5亿元,增速11%。这些精准的金融产品,如同及时雨般滋润着峡谷的特色产业。

组建“石榴籽”金融服务民族团结先锋队、构建“物理网点+自助网点+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线上渠道+流动服务”一体化服务渠道体系、建立440个惠农通服务点……农行通过不断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让怒江州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便捷智能金融服务。

创新始终是金融服务怒江的动力源泉。农行与怒江州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筑业贷”,用“风险补偿金”作为保证担保,为怒江中交建筑产业园入驻的小微企业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目前,“筑业贷”方案已获批并签订协议,已成功投放2笔,金额240万元。同时,对怒江州农户贷款利率实行3%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致富带头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农人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展覆盖广度。

在福贡县老姆登村,农行10年间持续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提供资金支持,助其年纯收入从最初的8万元逐渐增长到30万元。在自身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他还积极带动村民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带动全村人实现增收致富。

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建设一年来,实现“四个100%”:在怒江新增可贷资金100%用于当地,存量贷存比持续高于100%,整村推进100%覆盖少数民族聚居村和边境村,金融服务实现行政村100%覆盖。

随着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深入峡谷村寨,怒江两岸的发展轨迹正在悄然改变。这条普惠金融路不仅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连起了银行与农户的心,为怒江州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本报记者 杨抒燕

  • 体验真火实训 增强安全意识

  • 活跃文化市场 激发创新动能

  • 以运动之名 赴山海之约

  • 报头

  • 整村授信赋能峡谷产业发展

  • 昆明机场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北段)B3区筏板浇筑完成

  • 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 香格里拉机场携手大理机场推出“滇西旅游精品线路”

  • 泸沽湖机场完成盲降及信标校飞

  • 传承“以和为贵” 共筑发展通途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