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带钢生产车间,炽热的钢水翻腾,鲜红的钢板从生产线出口“吐出”,一路接受水花的降温“洗礼”,成为可用于不同钢产品制造的重要材料,通过中老铁路运往各地。
钢铁产业是玉溪市一张举足轻重的名片。2024年,全市钢铁产业实现产值8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5.6%,钢铁产能在全省占比近四成。但长期以来,运输成本高成为困扰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中老铁路的开通,让钢材产品运输不再困于陆运,明显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也为玉溪钢铁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中老铁路在玉溪设立研和、峨山、化念等5个站点,是我国境内中老铁路设站最多的州(市),近年来陆续列入“全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中欧班列节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进入建设名单,多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叠加,为玉溪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中老铁路化念站不远处,延伸出的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正有条不紊推进建设。该项目是玉溪市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大化产业园区的重要基础配套工程,线路将分线接至玉昆钢铁厂、仙福钢铁厂,通车后将实现站与厂无缝衔接,有效降低大宗钢材产品及原料的运输成本。
“钢铁行业有自己的‘物流半径’,对运输成本较为敏感。我们的货场离化念站有11公里,专线建成通车后可减少大量短驳运输环节,预计每吨可节省运费10元左右,铁路运输的低排放优势还能显著减少碳足迹,这对年进出货运量数百万吨的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助益。”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顺秋告诉记者。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让化念镇成为国际大通道上的物流节点,也让玉昆钢铁集团成为核心贯穿区。玉昆钢铁集团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在老挝投资矿业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目前,玉昆钢铁产品除覆盖全省外,还远销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重庆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玉溪钢铁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产业布局和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绿色钢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有效带动装备制造、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玉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化铁路专用线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玉溪钢铁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从出厂到出滇,再到出海,这条繁忙的交通“大动脉”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激活了沿线物流网络的联动效应,助力企业探索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合作新路径,也为玉溪经济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期,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依托中老铁路,玉溪物流能级不断提升,产业加速集聚发展,一个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物流枢纽城市正在崛起。
本报记者 段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