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带一路的云南实践

​——写在二〇二五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昆开幕之际

南耀平

思想指引航向,历史照见未来。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2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在这一宏大发展构想中,兼具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的云南,迎来了绝佳的开放机遇。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云南考察,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加强与周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描绘了“一带一路”的云南实践画卷。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劲恰是扬帆时。62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帆影与今天中老铁路上疾驰的列车古今辉映,赓续千年的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上焕发新的活力。在时代开放的浪潮中搏击前进,在“一带一路”的大平台上展现风采,一起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的云南正与周边紧密携手、昂扬奋进,共同向下一个“金色十年”阔步前行。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又稳又快,当天就能抵达。”老挝旅客苏莎万说。北京一家果品公司的总经理张忠义更是感慨满满:中老铁路国际冷链专列时效有保障,鲜果几乎无损耗,运输成本总体降低约6%。这1035公里的铁路,将中国云南与老挝万象紧密相连,推动各方驶入一条通往幸福与发展的快车道。

驼铃叮咚,帆影乘风,古丝绸之路的浩瀚长歌犹在耳畔回响。今天,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最直观的成果,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外联内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形成。云南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重新定义时空距离,坚实的交通骨架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连接起山川阻隔着的亿万人民,孕育着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硬联通”所铸就的,是打破山海阻隔的物理通道,也是提升经济效能的发展动脉。云南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的殷切嘱托,通车运营3年多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6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400万吨。云南深入实施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形成了以中老铁路为主轴,陆路运输为干线,河运、航运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提速发展,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优化提升,中老铁路境内沿线错位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如今的中老铁路,从“通”到“畅”,从“畅”到“优”,已形成对内联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运输网,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的铁路大动脉,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

新征程上,云南将加快打造中老铁路沿线共享发展样板,持续发挥“黄金大通道”的示范作用,深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和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推动系列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做好沿线产业统筹,提速口岸建设,加快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贡献。

搭上冷链专列,产自泰国的榴莲3天能到昆明,产自老挝的香蕉7天可到北京。从水果抵达餐桌的时间缩短,流通的物资种类增加这些“小细节”,可以窥见云南大力推进与周边规则标准“软联通”的水平。

规则标准“软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云南稳步扩大与周边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深化与周边的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有力促进货畅其流、人畅其行。

完善机制促政策沟通,周边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南博会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的标志性平台,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滇越、滇老、滇泰、滇孟等双边合作机制内涵不断丰富。云南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携手前行,交往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扩大“国际友城朋友圈”,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国际友城数量居全国首位,不断夯实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根基。

创新制度促使贸易畅通,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澜湄快线”冷链专列接连推出“京滇·澜湄线”“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等定制化班列,企业前置申报、快速通关。在磨憨铁路口岸,铁路和海关协调联动、共享数据,企业可提前一站式办理申报、查验等手续,货物运抵磨憨口岸后无须停留,直接通关,货物通关时间从最初的40小时,压缩到了2至5小时。

立足实际大胆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云南有效发挥区位和政策叠加优势,不断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带动,以沿边产业园区为重点,以综合保税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

新征程上,云南将加快打造澜湄流域绿色发展样板,持续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云南已经与湄公河国家科研机构合作共建34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重点加强澜湄流域产能、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深化与湄公河国家在新能源电池、汽车和光伏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探索旅游合作新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务实合作,让澜湄合作更添活力、更富动力、更具魅力。

中缅边境的姐告小学里,孩子们正用清朗的童声共诵诗篇;越南女孩裴氏璇从河口的语言课堂一路走进云南大学,用镜头记录下“云南日常”……这些动人的片段,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绘就出一幅真挚生动又充满温度的“心联通”画卷。

“硬联通”“软联通”,最终都是为了各国人民“心联通”。近年来,云南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教育、文化、媒体、卫生、安全、旅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浇筑着友谊的基石、拓宽着情感的桥梁,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云南暖流”。

文教育人,睦邻之桥愈建愈广。云南以文化、体育、媒体为桥梁,举办“七彩云南·文化周边行”、“跨国春晚”、澜湄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推动《吴哥的微笑》等文化产品成功出海,实现“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汽车拉力赛等赛事交流常态化与机制化,常态化举办“中缅媒体双城论坛”“中老文化之路”“游云南 看吴哥”“跟着郑和的足迹去串门”“中缅文化交流周”“一江情 一家亲”等人文交流活动及各类培训项目,形成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品牌;以教育为纽带,做强“留学中国·学在云南”品牌,持续推进华文教育“五大工程”。以教育播种友谊,以文化联通心灵,云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持续绘就民心相亲、文明互鉴的新图景。这条睦邻之路,正联接中外、照亮未来。

健康守望,安邻之心愈守愈坚。云南以公益医疗传递“心意”,派出多批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等公益医疗活动,为周边国家患者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以实际行动彰显深厚的安邻之情;以仁心守护健康,云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持续书写着安邻共济、命运与共的新篇章。这条安邻之路,正守护家园、温暖彼此。

发展共享,富邻之路愈走愈宽。云南以旅游促进交流,成功承办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工作组会议等,组织中老柬历史古迹自驾游等品牌活动,全方位展示“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独特魅力。以科技驱动发展,成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创新平台,与周边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选派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周边国家开展科技服务。云南以发展优先的理念,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持续拓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这条富邻之路,正汇聚机遇、共赴新程。

新征程上,云南将加快打造沿边睦邻安邻富邻发展样板,持续深化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创新的实践,继续拓展与周边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人才、医疗、减贫、文化、媒体等交流合作,实施更多“小而美”的项目,让更多温暖故事生根发芽、让共同繁荣的愿景开花结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云南新贡献。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需要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值此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召开之际,让我们共同发挥媒体在展示发展成果、促进务实合作上的作用,深化媒体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云南将持续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加强与周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深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注入更强开放动能。

  •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 报头

  • 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主要指标总体平稳

  • 中国企业500强揭晓

  • 国庆中秋假期火车票开售

  • 我省暑期文旅市场主要指标创新高

  • 四部门专题研究遏制“天价”月饼

  •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 一带一路的云南实践

  • 波兰同意北约“东部哨兵”军事行动部队驻扎

  •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 美国犹他州遭罕见龙卷风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