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省与印尼巴厘省开展友好省合作——

“连心稻”架起坚实“民心桥”

9月初,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贾蒂鲁维地区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田园咖啡小屋、自拍区、景观秋千平台等旅游设施已初具雏形,多场农旅融合主题培训即将陆续开展。“今年,云南朋友与我们的合作更进一步,从农业拓展到旅游业,村民们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望着风景如画的稻田,当地传统村村长卡威尔高兴地说。

2024年5月,在云南省与巴厘省建立友好省关系21周年之际,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巴厘省落地印尼首个“心联通 云南行”项目——有机稻米培育项目。巴厘岛常年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具备稻米生长的良好条件。在项目的助力下,在这里沿袭数个世纪、蕴含巴厘人民智慧和文化的苏巴克农业灌溉系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项目实施中,中方提供有机稻种、肥料、农机设备、耕牛等生产资料,开展有机农业技术培训,并在选育种、种植、收割到终端销售的全过程给予指导。项目种植有机稻米近17公顷,实现一年两季稳定丰收,产量从每公顷4000公斤提升至4500公斤,惠及125户、400余名农户。由于成效显著,该项目被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列入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成果清单。

长势喜人的梯田也带动了观光农业发展,外国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为农户带来新的增收机遇。一年后,“心联通 云南行”项目在前期成效基础上,启动生态农旅示范工程,重点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挖掘当地生态、农业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田园咖啡馆、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云南省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商务代表处副主任张俊雷介绍,项目全面引入“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30%的资金用于农业能力建设,其余70%则投入乡村旅游建设,为当地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Bagus!”(意为“好极了”)对于“授人以渔”的合作方式,当地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们表示,大家十分期待参加中国组织的废物回收制有机肥、创业与中小企业经营、数字营销与网站运营、导游服务等实操培训,非常感谢来自中国和云南省的宝贵支持。

片片“连心稻”架起坚实“民心桥”。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云南省和巴厘省将以稻米为媒,持续深化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人文交流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为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云南经验”和“巴厘样本”。

本报记者 朱海

  •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昆开幕

  • 报头

  • 6家省属企业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 茶香飘四方 风景这边好

  • “连心稻”架起坚实“民心桥”

  • 弘扬丝路精神 讲好丝路故事

  • 云南白药智慧工厂入选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

  • 共担媒体责任 共绘丝路新篇

  • 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