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搓蹉不乱跳,刷单返利就是骗。”一大早,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翠屏街道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普米族搓蹉舞代表性传承人和九贵弹起羊头琴,用普米语唱起防诈歌。社区居民聚集在他周围,不时被歌里的唱词逗得会心一笑。
在翠屏街道“网络安全进社区”活动现场,几名穿着民族服饰的演员表演刷单返利诈骗的情节,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台下,兰坪县网信办工作人员王海灵向居民演示如何识别诈骗网站。“我们创作了情景剧《网络安全那些事儿》,用本地方言表演,让大家看得懂、记得住。”王海灵说。
“现在,我们种菜养殖卖东西都需要用手机,手机里各种信息都有,真假难辨。今天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心里踏实了不少。”翠屏街道文兴社区居民们说,网信工作人员经常来到社区,用非遗歌曲、快板表演等形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讲解预防电话诈骗、信息诈骗小常识,大家在有趣的节目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内容。
“峡啦分杯不分心,Wi-Fi共用不同密。”在知识问答环节,白族姑娘刘俊楠流利作答,赢得了一阵掌声。刘俊楠说:“这些融合怒江非遗传统文化的宣传语简单好记,就像祖辈传下来的谚语一样,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今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创新推出“非遗话安全”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结合,创作“怒小信”动漫形象、编制非遗网络安全顺口溜、创作网络安全“四要四不要”动漫宣传片、《扇启网安新乐章》民族舞蹈等作品,让网络安全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迎着秋日的阳光,翠屏街道“网络安全进社区”活动在欢快的普米族民歌《壤偌澈》中结束。社区居民们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嘴里还念叨着“弩弓不借外人拉,人脸识别不对外人刷”网络安全知识。
本报记者 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