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古城区开南街道良美社区启良二组村落民居上,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启良二组是中国传统村落,绿树环抱村庄、菜畦错落有致、鸟鸣声声入耳,纳西族民居保存完好,具有发展旅居产业的优势。
启良二组的松集雅宿民宿,内部装修融合纳西族传统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窗外雪山美景尽收眼底,楼下即是地道的纳西民居生活体验。作为开南街道旅居产业的先行者,松集雅宿民宿不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宿空间,更巧妙地将农耕文化与民俗风情融入其中,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韵味。“目前,民宿共13间客房,客人的入住反馈都非常好,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将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参与旅居产业。”松集雅宿创始人王志松满怀信心地说。
民宿发展起来,开南街道充分利用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乡村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田园风光独特、三产融合发展的优势,深挖红色文化、现代农业、传统农耕、民俗体验等丰富文化资源,整合利用闲置庭院、活动中心、民居民宿、农田地块等,以“基地+社区+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推动研学产业发展。
位于古城区开南街道良美社区美自居民小组,建成壹丘田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课程研发负责人梁芳介绍,基地以“沉浸式体验+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课程设置丰富,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体验、生物多样性研学、红色研学等,能够满足从幼儿到大学的全年龄段学生研学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既有扎染、拓印、漆扇绘制等传统手工技艺体验,还能走进农户功能区体验石磨豆腐、纳西鸡豆凉粉制作等;农耕文化课程则借助基地现有的15亩种植采摘区,结合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季节耕种与采摘时令蔬菜与瓜果;生物多样性研学主要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基地,设置不同生物多样性课程;红色文化课程聚焦在地历史,组织学生前往古城区开南研习所参观学习,到邱塘关开展徒步体验,在行走与感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目前,开南街道已在良美社区美自八居民小组改造完成扎染、传统美食手工体验功能室2户,简易艺术博物馆1个;正在改造建设艺术陶瓷、东巴造纸等业态3户;积极协调辖区菊花产业田、农户传统农耕地、民宿等各方资源,服务研学旅游。前来研学的游客、学生,既可以走进玉米地,沉浸式体验田间劳作乐趣;又可以走进菜地,感受播种与收获喜悦;还可以深入菊花产业链,领略农业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开南街道还创建“美自优势少年”研学品牌,将研学旅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串联开南研习所、农耕、纳西民俗场景、茶马古道旧址等内容,打造了“红色一日团建”“开南民俗家访一日游”“邱塘关徒步游”等多条特色线路,备受学生、游客喜爱,2024年共接待研学人数4万余人。2025年,基地除了丰富课程外,也将持续与社区、村民合作,推动至少20个特色业态走进农户家中,充分利用村民院落,打造非遗工坊,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到更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本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和雪源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