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9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彩云行”网络安全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先后深入昆明、曲靖、大理、丽江、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探访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护航发展的云南实践。
走进云南移动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只见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闪现着网络攻击防御动态。“我们建成全省首个5G安全实验室,每日拦截各类网络攻击超200万次。”技术专家介绍,云南移动通过整合多源数据与AI技术,打造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构建“分析—打击—宣传”全流程防护体系,以数智化手段筑牢通信反诈防线,提升反诈精准度与协同力,守护公众财产安全和通信生态。这座“数字烽火台”正24小时守护云岭大地的网络安全。
云南白药智慧产业园内,数字科技正赋能中药材产业链。“我们为千年药方穿上了‘数字防护服’,”企业信息安全负责人表示,云南白药通过建立三级等保体系,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溯源的全流程安全管控,为云南白药走向国际市场筑牢安全根基。
作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试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安全为基、智慧为翼”,通过构建全链条安全防护体系、打造工业专属云平台,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园区运行精细化、园区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目标,创新打造“互联网区+政务外网区”双区并存的工业专属云架构,从物理环境到数据传输构建立体防护网。目前,园区15家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系统全覆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部分企业建成“灯塔工厂”“5G智慧工厂”,更助力光伏、新能源电池产品获取绿色认证,有效规避出口贸易壁垒。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信创政务云平台“苍洱云”正以自主可控的技术系统和闭环管理机制,构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我们按网络功能划分互联网区、政务外网区、专网区,实现隔离与协同平衡,还集成国密算法和可信计算技术保护数据,为数据传输与存储穿上‘防护铠甲’。”苍洱云运维平台负责人介绍,苍洱云平台严格遵循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要求,构建起以“飞腾+麒麟+安全可信链(PKS)”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实现从硬件架构到软件架构的全域全栈自主可控。平台将政务数据按互联网区、政务外网区和专网区进行划分,全面集成国密算法和可信计算技术,在数据传输、存储与使用环节实施加密与动态脱敏处理,确保28亿条政务数据及272家县市级单位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普洱市,一场中老青年网络安全主题沙龙暨中老企业家访谈会上,两位跨境企业家与青年学生共同就防范网络风险进行交流。来自普洱学院的4位老挝留学生和3位中国学生分享自己收到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服务、虚假征信等不同形式诈骗信息的故事,提醒同学们增强反诈意识、提高防骗能力。“数字化程度越高,对网络安全的依赖就越强,面临的挑战也越严峻。”普洱市众和橡胶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黄沿光说,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公司从技术防护、管理体系和合规运营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制度化管理,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在丽江市,数字化转型正重塑旅游与农业生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丽江古城景区和玉龙雪山景区以智慧化管理提升体验,以网络安全筑牢底座,走出智慧与安全并重的发展路径。丽江古城综合指挥中心内,指挥大屏实时显示景区动态,已构建起“一网络、一中心、N应用”体系,集成噪音监测、智慧消防、人流调控等功能。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对平台进行技术加密和定期维护,对重要数据进行异地备份,值班人员30分钟内响应故障。”目前,古城2.4万余个消防监测设备与消防部门联网,实现呼叫—核实—保障“三个100%”。
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亚洲象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首次突破夜间和残缺影像识别技术难点,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亚洲象生态保护、缓解人象冲突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为保障系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测中心配备2个防火墙和1台VPN设备,云平台设备托管于专业数据中心机房。机房环境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测评,专业人员每日巡护检查。截至目前,该系统通过新一代智慧防火墙配置NAT策略、黑白名单、安全认证等策略,有效阻止跨站脚本攻击、恶意域名请求、目录遍历漏洞等多类型威胁,日均响应超5万次,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数据安全。
如今的云南,从传统制造业到新能源领域,从通信基础设施到金融服务网络,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防线”。
本报记者 博达 胡梅君 李铁成 熊明 戴振华 秦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