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昆明代办处成立21周年——

优服务求创新赋能知识产权发展

自2004年成立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昆明代办处全面提高专利审查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商标审查工作和云南省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支撑。

强基础,促发展。昆明代办处持续推动高标准、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建设,织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基础。2020年完成省级专利、商标服务资源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云南业务受理窗口”挂牌服务,成为集20余项专利、商标事务办理,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宣传培训,业务咨询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同时,推动全省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8个、代办处工作站17个,实现两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全省16个州(市)全覆盖。

优服务,提质效。昆明代办处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窗口建设,建立高效运行业务服务体系。近年来,建立健全窗口布局规划、建设管理、业务培训、指导监督等工作机制,编制发布云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制定完善云南业务受理窗口行为规范等9个综合管理制度和20余项业务工作流程,有效推动服务量质齐升,连续多年实现业务办理“零差错”,对外服务“零投诉”。自2013年以来,全省专利电子申请率均保持全国前列。

求创新,谱新篇。昆明代办处坚持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按照“三个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不断强化需求导向,加大服务资源供给力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三进市场主体”“厅局长坐诊接诉”等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窗口前移,先后组织专家团队深入16个州(市)及重点园区企业、高校,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政策宣讲培训和服务对接200余场次,培训2万余人次。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申请公益帮扶机制、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制度、非正常专利申请通报及约谈制度,促进全省专利申请质量提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云南高效运行,许可声明数量和达成许可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为云南专利“下书架、上货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了新动能。

本报记者 喻劲猛 通讯员 杜金凤

  • 弥玉高速公路南盘江特大桥合龙

  • 报头

  • 春城聚势共谋数字未来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项灵长类动物研究取得突破

  • 以有效投资撬动产业升级

  • “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书画摄影展在昆开展

  • 昆明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

  • “旅行婚礼首选目的地·情定云南”活动在大理启动

  • 用好机遇创未来

  • 优服务求创新赋能知识产权发展

  • 云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丽江举行

  • 丽江市首批“智慧共享消防站”投入使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