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位于石屏县客运站内的快递分拣中心里,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物流快递公司货车有序上货、下货;自动化分拣机上,输送带高速运转,各乡镇村委会的快递包裹经过相应分拣格口“对号入座”打包后,装上乡镇公交或班车发往目的地。
近年来,石屏县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补齐民生短板,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整合客运、邮政、快递、电商等资源,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在异龙镇豆地湾村的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随着环湖公交送达当日的快递邮件,负责人李琳忙活起来,扫码入库、上架、取件、统计,一切井然有序。“从今年3月投入使用以来,服务站的业务量一直稳步增长,平均每天有100多件货物,多的时候有二三百件。”李琳说,服务站既方便了周边村组居民,也带动了农村消费。
“以前取个快递要专门跑到县城,一趟下来要1个多小时。”正在取件的罗色湾村村民杨荣华笑着说,“现在,我们只需10分钟就能一次收齐各家快递公司的包裹,很方便,我也更愿意在网上购物了。”
“我们从‘创、建、融、运、管’5个方面着力,做好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石屏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岳鸿斌介绍,州、县两级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制定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成立由石屏县政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邮政管理局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县“十件惠民实事”之一来抓。
石屏县投资300余万元,在县客运站新建快递分拣中心,配备自动化分拣机,共有分拣格口104个,每小时分拣量6000余件、日均快递进港量3.9万余件。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5家快递公司同步进驻,统仓共配。全县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及客货邮综合服务站9个、村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站117个,实现县有共配中心,乡(镇)、村有服务站。全县新开通8条城乡公交线路,城乡公交通车率由6.84%提升至73.5%,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城乡客运线路平均日发班次均超10个班次。
在此基础上,石屏县通过党建引领,优化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机制,由5家快递企业融合组建村村通物流有限公司,整合客运、货运、邮政、快递企业组建物流快递运输体系,统筹77辆客运、货运车辆开展共同配送,为快递下行及农产品上行提供运输保障;充分利用乡镇邮政所(支局)、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商超、供销销售网点、村级场所小卖部、电商进农村服务网点等,实现乡(镇)、村服务站100%全覆盖,8家快递企业进站融合,让快件包裹进村及时、群众寄取方便、农产品出村便捷。
“城乡公交车在搭载乘客的同时运输快递包裹,这种‘客车捎货’模式既提高了客车实载率,又解决了快递进村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晋杰说。石屏县申通圆通快递负责人潘红飞说:“客货邮融合发展切实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业务量增长不少。”
为构建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快递服务体系,石屏县制定扶持政策实施意见,统筹农村客运补贴资金等用于示范县创建,设置公益性岗位助力服务站点运营。各村委会为服务站提供场地支持,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同时,该县专门成立邮政业安全发展中心,建立联合监管机制,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开发农村客货邮智慧信息平台,实现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信息共享互通。
“石屏县通过示范县创建,进一步破解了农村寄递物流难题,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群众增收。”岳鸿斌表示,石屏县通过“交通+邮政+快递”模式,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实现了快递进村与农产品出村“双畅通”,真正让农村物流降本增效,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石屏路径”。
本报记者 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