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 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镇康县政协深化拓展“双推”协商活动——

干群携手共画团结同心圆

“书同文来语同音,中华民族一家亲;‘三好’嘱托要牢记,‘双推’协商抓得好。政协组织搭平台,通用语言用起来;只要学好普通话,走南闯北都不怕。语言通来心灵通,交流交往更轻松……”在镇康县,蕴含“双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主旨的唱词,正依托国家级非遗“阿数瑟”走进村寨。

镇康县居住着佤族、傣族、苗族、德昂族、布朗族等23个民族,“双推”不仅关乎文化传承与语言沟通,更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为此,镇康县政协结合县情制定了《镇康县政协开展“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方案》,创新提出“三个四”实施路径:聚焦民族乡、民族村、边境村(社区)和景点景区四大重点区域,实现工作覆盖无死角、服务直达第一线;健全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专委会联系部门及乡(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名师”四项机制,织密组织网络、激活末梢神经;整合院坝协商、边寨协商、镇康特色教育场馆及“书香政协”四大平台,打造多维立体、务实管用的推进体系。

在镇康县国门零工市场,由镇康县政协“双推”协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作的《日常用语一百句》,成为中缅务工人员跨境沟通的“宝典”。这份手册以汉缅双语对照的形式,覆盖日常沟通的方方面面,为跨境务工人员扫除了语言障碍。县政协还在此设委员履职平台,委员挂联企业,用普通话宣讲政策,开展“双推”协商活动。

镇康县政协还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把“双推”协商活动与委员履职、委员工作室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委员动起来、‘双推’活起来、群众带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

县政协委员伍恩美在傣族寨子开设“小大美术工作室”,以普通话为桥梁,带领孩子们绘出多彩梦想。邰卫仙委员工作室多次组织医疗卫生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在开展义诊服务的同时,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镇康县南伞镇,通过打造“政协委员+”先锋队伍,整合委员、文艺骨干、法律工作者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一支520余人的宣传队伍,覆盖全镇17个村(社区),让“双推”协商活动有了坚实依托。在镇康县勐堆乡,县政协委员全面融入“周一议‘三农’”和“争当一辈子好边民”实践活动,协同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等,依托协商议事室等阵地,11名县政协委员积极作为,将“双推”协商活动带到群众身边、边境一线、纠纷调处现场和生产生活场景,持续扩大协商活动影响力。

如今,随着“双推”协商活动持续走深走实,镇康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愈开愈艳。

本报通讯员 刘玲玲 金正荣

  • 携手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 报头

  • 省政协重点提案助推全省适老化服务质量提升

  • 干群携手共画团结同心圆

  • 滇中集群迸发产业发展新速度

  • 沿边州市展现转型升级新动能

  • “院坝协商”引清泉润傣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