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四五”时期我省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双提升——

投资稳进提质 激活发展动能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3年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58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700万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位于玉溪的曲江倒虹吸工程近日成功下穿峨大公路,滇中引水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实现新突破;随着迤车隧道全隧贯通,渝昆高铁“进度条”再次刷新,通车后将为云南发展带来新机遇。

“十四五”以来,随着一批经济效益好、产出效益高、带动就业多的项目落地投产,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成效持续显现。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有9334个项目陆续开工、6207个项目建成投产,投产项目年产值超47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39万个,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稳进提质形成了坚实支撑。

我省持续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拼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并将产业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连续第15个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一大批能源工业、能源以外的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全省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重点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多个经济增长点。

产业投资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主引擎。“十四五”时期,全省投资呈现“前高、中低、后稳”态势,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比实现双提升。全省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26.7%提高到2024年的52.1%,投资增长依靠交通、房地产投资拉动的状况发生转变,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从15.3%提升至32.1%,实现倍增,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工业“新三样”成长为千亿级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

今年1月至7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产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42.8%、45.8%,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近七成,扩大有效投资综合成效排名居全省第一位,成为今年云南投资版图上杀出的一匹“黑马”。这些数据背后,是怒江深挖资源优势、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为,有力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也在青山绿水间蹚出一条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赢路。

玉溪坚持“资源跟着产业走、要素跟着项目跑”。在项目落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招商引资提质效、非烟工业“破瓶颈”等方面多管齐下,1月至7月收获了亮眼成绩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0.6%、26.3%,新引进45个1亿元以上项目,扩大有效投资综合成效排名居全省前三位。

民间投资是投资的主力军,也是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的关键力量。我省打出政策“组合拳”,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覆盖制造业、能源、农业、文旅、环保等多个重点领域。

随着招商引资持续加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民间投资活力持续释放。全省民间投资占比由2021年的44%提升至2025年1月至8月的45.2%,特别是产业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从42.6%提升至67.5%,推动全省投资增长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带动向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协同驱动转变。

“两新”政策自2024年全面实施以来,在云南形成显著的乘数效应,老旧设备淘汰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步伐加快,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和投资活力,政策红利正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目前,全省累计推动16个重点领域155个设备更新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可拉动投资近210亿元,累计带动消费近431亿元,产业升级的步伐更加坚实,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韧性持续增强。

站在新阶段,全省上下将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以投资之“进”促经济之“稳”,推动更多投资增量转化为企业增量、就业增量、经济增量,将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景,为“十五五”新征程筑牢根基、积聚动能。

本报记者 段晓瑞

  • 国歌五华广场落成开放

  • 报头

  • 投资稳进提质 激活发展动能

  • 省政府举行2025年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

  • 要闻简报

  • 我省今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 我省做好假日旅游接待准备

  • 中柬中秋联谊晚会在金边举办

  • 云南200余项特色消费活动为国庆中秋市场添活力

  • 省内各机场假期预计运输旅客176万余人次

  •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提示性预警

  • 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