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招待会上重要讲话激励全省各地干部群众——

实干奋进开创发展新局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9月30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重要讲话令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表示,将笃行实干担使命、齐心协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使命在肩 深化改革激活力

“十四五”期间,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促开放、强创新、抓协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消费电子及零部件、“保税+”贸易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千亿级园区加速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党工委委员、蒙自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佟君云深感使命在肩。佟君云表示,将充分发挥园区作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经济主战场、产业发展大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布局,明晰主导产业定位,提升亩均效益,推动园区实现“聚变效应”。围绕重点改革任务,制定完善系列改革方案,加快推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口岸腹地一体化联动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改造提升有色金属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金秋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片七彩花生种植丰产让种植户笑逐颜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责任重大。”砚山县委常委、平远镇党委书记陆帝桥说,平远镇将锚定“因农而兴,依农而强”产业发展定位,抓实农业联动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围绕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分拣包装等企业,努力培育更多规上涉农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税源培育贡献度。同时,持续提升镇区承载能力,围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招“小商”,做活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努力将平远打造成文山农资商贸物流中心。

坚定信心 走好产业发展路

以农文旅融合破题,丽江市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培育花卉、水果等“丽系”农产品,拓展田园采摘、民宿康养、生态观鸟等新业态,借景区村庄联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释放消费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丽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丽江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杨树宏表示,丽江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因地制宜规划“十五五”农文旅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丽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与文旅融合,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和农业观光体验项目;持续提升文旅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谱写丽江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让百姓生活像花儿一样。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芒信村,连片种植的牛油果基地里,累累果实压弯枝头。再过一个月左右这里将迎来“黄金采收期”,这些村民眼里的“绿宝石”将成为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振奋。”芒信村党委副书记石老二说,“产业兴旺离不开齐心协力谋发展,我们将牢记嘱托,以打造‘中国牛油果之乡’为目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壮大牛油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发展农文旅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含新量’和‘含绿量’,让村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稳步推进边疆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回应期盼 坚守初心惠民生

秋日的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红辣椒缀满枝头,绿核桃压弯树梢,黄烤烟铺满田间。近年来,洛河乡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培育开发了玉溪市酱丰圆食品有限公司等就业基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稳“就业饭碗”。

“作为基层干部,我深切体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重大任务。”洛河乡乡长王超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民生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的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为了让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十五五”规划更贴合民意、更具实效,近日,怒江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祖元与班子成员深入农业企业、产业基地和田间地头,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刘祖元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的同时,加快推进草果、咖啡、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和小浆果产业加工提档升级,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确保规划既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又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怒江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筑牢厚实的产业根基。

本报记者 刘宇丹 黄翘楚 张文峰 和茜 胡梅君 杨茜 李寿华

  • 同升一面旗 共祝祖国好

  • 我省出台方案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报头

  • 省委专题会议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 实干奋进开创发展新局面

  •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启航

  • 我省城市更新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增至89个

  • 研发投入加大 创新步伐加快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